文档介绍:《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中心学校 白秉衡
2019 年吴忠市利通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在东北师范大学培训时,吉林
省教育学院郑世忠教授”,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压力特别大,好多的名词我不是很理解。
看的时候特别吃力。通过网络查询、翻阅资料、同伴交流等方式,渐渐地
我对书中的知识有了新的理解:
文中指出:“教师是设计师,他与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一样,持有"资
格证",是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那么,他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精致地设计
课程和学习体验活动,以满足特定的教学需求。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个评
估设计师,诊断学生需求以指导我们的教学,使自己和学生,能够检验我
们的工作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有三种现
象司空见惯:一是为了应试教育而教。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提高
教学成绩而展开,而测试更像是一种体检,单纯为了应对测试而组织教学,
为了有好的体检指标而临阵磨枪,都是些自欺欺人的行为。这样不仅忽视
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高,更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二是知识缺少系统
性。我们不少教师认为,我把这些内容讲到了,学生应对考试就没有问题
了;如果我没有讲到,学生就没有学到。其实这样的假设是毫无根据的。
因为有些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虽然多但很杂,教师们忽视了知识之间的内
在联系,没有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连接起来,系统起来,这样学生便很难做
到举一反三。三是教师循规蹈矩或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所以导致现在的老师非常辛苦,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却不高。针对现存的这种现象,教师该何去何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
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老师避免走进聚焦活
动和聚焦灌输的教学现状。书中指出活动导向的设计不当之处在于只动手
不动脑,就算学生真的有所领悟和收获,也是伴随着有趣的体验偶然发生
的。而学生根据教材逐页进行学习,尽最大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所有
的事实材料的这种灌输式学习,像走马观花式的欧洲旅游,是没有总括性
目标来引导的。那么究竟什么是逆向设计呢?作者认为它是一种“以终为
始”的设计,是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它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在这个阶段,需要回答如下问题:学生应该
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
久理解?通常要传授的内容量大,设计的时候,需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
次序。
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
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逆向设计告诉我们:
不能根据要讲的内容来思考课程,而是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来思考课程。
教师要做评估员,设计适合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评估指标,以便收集学生学
习过程中的各种证据,用实证的方式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
标。
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如果学生要有效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
结果,他们需要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
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