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部分经济学
一、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
(一)资源配置方式的含义及其演变
考试内容:熟悉资源配置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在经济学中,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广义的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要对资源进行配置。资源配置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的实质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有两种基本方式: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始的。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经济体制就是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既可以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中,也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经济中,其本身并不表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我国于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表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例题1·单选题】(2004年考题)在经济学中,狭义的资源是指( )。
[答疑编号811010101]
答案:C
【例题2·单选题】(2007年考题)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到社会需要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这是由资源的( )决定的。
[答疑编号811010102]
答案:B
【例题3·单选题】资源配置的实质是( )。
[答疑编号811010103]
答案:D
(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比较
考试内容:掌握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含义及其区别;熟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比较。
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经济体制就是计划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经济体制就是市场经济。
二者的区别在于以哪种资源配置方式为主要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是通过中央政府的统一计划进行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实现的。
计划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需要一系列基本条件:(1)信息条件,(2)激励条件,(3)偏好条件。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相互独立的企业拥有完全的经营决策权力,个人也拥有比较充分的消费和就业选择的权力。
市场经济的—般规定性和构成要素:
(1)
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
(2)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
(4)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
市场经济存在和运行必须具备的条件:(1)规范的市场主体;(2)完善的市场体系;(3)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4)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例题1·单选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是通过( )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