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课外阅读.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外阅读.doc

上传人:upcfxx 2022/9/1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外阅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今天中午,我回到家里,,蛛丝很有规律地一层层结在网上,整整齐齐。网的正中有一个拇指大小的蜘蛛,它伏在网上,收紧八只脚,,整张蜘蛛网像一座摆好的八卦(gua)阵。做声。(精品文档请下载)
狐狸看到大王没有回话,,又瞟了黑猫一眼,提出第二个问题:“在我们国家中,谁干事方法最多?”黑猫还没得及思索,野猪伸了伸懒腰,抢着答复:“干事方法多的是狐狸。”野猪说完,招来了大家的一阵哄笑。“嘿!真胡扯,狐狸诡计最多!"山雀忿忿地说。孔雀也抢着说:“大王,您别听它的,狐狸最狡猾,前几天还偷了我的几个蛋呢!”乌鸦也说道:“上次,我找到一块肉,狐狸见了口水直流,在树下说了许多奉承话,我经不住它的引诱,嘴一张,肉掉了下来,它便把肉叨走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谴责狐狸,狐狸见势不妙,只得溜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虎大王根据选民的意见,最后宣布黑猫中选为大臣。这时,选民场内爆发出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动物们快乐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精品文档请下载)
 1、在带点的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2分)
 忿忿(fén  fèn)      频繁(pín  pǐn)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1)慢条斯理:
   2)存心叵测:
   3、动物们选大臣的起因是什么?结果怎样?(6分)
  4、狐狸为什么要给黑猫提问题?它的阴谋没有得逞的原因是什么?(4分)
  5、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参考答案:
1、在带点的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2分)
fèn     pín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略)
3、动物们选大臣的起因是森林里连续发生了一些抢劫事件,弄得森林之王——老虎头昏脑胀。结果老虎大王根据选民的意见,最后宣布黑猫中选为大臣.(精品文档请下载)
3。我爱小草
很多人爱花,因为花朵娇艳;不少人爱杨柳,,我却喜欢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小草是报春的使者:它最早把春天到来的讯息报告给人们,不信你看我家门前的草坪就是这样,它们是那样富有活力。每年冰雪融化,大地还未脱尽冬装,你假设用手拨开紧贴地面的枯草,就会看见一棵棵小草已经钻出像针一样的嫩绿的尖儿—-它悄悄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阵春风吹来,小草左右摇摆,有时甚至紧贴地面,小草坪就像我家门前铺着的一块地毯.① 别看小草那么柔弱,可它永不向暴风雨低头。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下了一场暴雨。风雨过后,我赶紧看那小草。呀!小草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②它们仿佛在骄傲地说:“狂风吹不倒我们,暴雨砸不垮我们,泥水淹不死我们。”③ 是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这诗句写得多好!是啊,严冬一过,小草又活力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精品文档请下载)
1.短文的第( )自然段是详写段.(2分) 
2.请在短文中找出一句和第二自然段中 “它们是那样富有活力”相照应的句子,画上“ ”。 (1分)
3.仔细体会文中划横线的三句话,它们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夸大、拟人、排比、反问)写在句子号码后面的( )里   (3分)(精品文档请下载)
(1)句(    ) (2)句(     ) (3)(     ) 
4.简要概括二自然段段意。 (2分)
第二自然段 
5.短文的中心思想是(    )  (1分)
(1)赞美小草能带来春天的讯息。 
(2)赞美了小草永不向暴风雨低头。 
(3)赞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参考答案:
1、3;
2、末句;
3、拟人、排比、夸大;
4、小草是报春的使者;
5、(2)

有一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工作,他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那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焊接好。不几天,他便对这项工作厌烦了,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打破,就必须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注意观察,发现罐子旋转一次,: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一次,他突然想到:假设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否可以节省本钱?(精品文档请下载)
他经过一番研究,研制出“37滴剂”焊接机,经试后并不实用。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创造非常完美,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那“一滴"却替公司增加了每年5万美元的新利润。这个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精品文档请下载)
1、写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