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坑降排水施工
专项方案
审批
1 / 26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1
第二章工程概况1
第三章基坑降水方案设计7
,以粉质黏土为主要组成物,局部含 少量植物根系与腐殖质,稍湿,松散状态,土质均匀性较差,分布场 地北侧K1+920~K2+320段,〜,〜 之间。
1层粉质黏土 Q4 al:褐黄、浅黄、灰黄色,可塑状态,局部 硬塑,含少量砂粒,中等压缩性土,摇震无反应,有光泽反应,干强 度中等〜高,韧性中等〜高,层厚
〜,〜, 〜。土层分布连续,本次勘察部 分钻孔未穿透此层。
②11淤泥质粉质黏土 Q4al:深灰〜灰褐色,湿,软〜可塑状态, 含腐殖质,摇震无反应,〜,以透镜体形式存在于②1 中。
②12 粉砂:浅黄〜灰色,中密〜密实状态,饱和,主要矿物成 份为长石、石英、云母片,密实度随深度的增加,由中密渐变至密实, 〜,以透镜体形式存在于②1中。
②13中砂Q4 al :浅黄〜灰色,中密〜密实状态,饱和,主要矿 物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片,密实度随深度的增加,由中密渐变至 密实,〜,以透镜体形式存在于②1中。
②14砾砂Q4 al:灰白〜浅黄色,密实,饱和,颗粒成份以石英 砂岩为主,呈圆形与亚圆形状,粒径〉〜40%, 颗粒空隙由粉、中、粗砂充填组成,〜,以透镜体形式 存在于②1中。
②2层黏土 Q4 al:褐黄〜浅黄色,硬塑状态,含少量砂粒,中 等压缩性土,摇震无反应,有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高,韧性中等〜 高,土层分布连续。〜,〜 之间。本次勘察未穿透此层,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层为厚 层状。
〜,属于深基坑,根据《建 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基坑侧壁 安全等级根据基坑周边场地情况确定,该基坑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3. 2基坑周边荷载取值
1、 基坑周边空旷地段活荷载考虑20Kpa。
2、 周边道路荷载设计考虑为30Kpa。
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采用的总体支护方案为: 本基坑南侧紧靠城市主干道,对变形较敏感;基坑北侧现状大部 分为农田,部分地段为建筑工地不境较宽松。基坑周边无居民区,对 施工噪声要求不高,综合以上因素,本基坑支护采用拉森钢板桩+ 钢管支撑支护体系,采用的拉森钢板桩、工具式钢管支撑均可回收利 用,较为经济,钢支撑体系的变形相对较小,支护体系对周边的变形 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基坑部分地段有高压电线和电缆,无法施工钢 板桩,采用土钉+喷身混凝土挂网面层支护,通过充分利用有限的空 间放坡开挖,减小支护结构外则土压力,利用密集式土钉加固基坑侧 壁,形成土钉加强的原位支护体系。通过支护体系的复合、联合作用 控制支护结构的变形,以满足周边环境要求,同时又较经济。
降排水设计:本基坑地下水位在基坑底以下1m左右,为多层含水
层结构,基坑围主要地层为弱透水的粉质粘土地层、富水性差,部分
地段夹有透镜体分布的砂层。采用拉森钢板桩的锁口有一定 的止水效应,阻断基坑外地下水流入基坑。基坑降排水设计主要考虑 施工期间的基坑地层的少量孔隙水、基坑和基坑外侧的地表雨水。基 、集水井,基坑底排水沟与集水井在 基坑每一步土方开挖时应设置,中间各步可采用土沟和土集水坑,开 挖到设计标高后应做成砖砌排水沟和集水井,集水井的地表水应与时 抽排到地表排水沟;,坑顶设 置沉淀池,地表水经排水沟汇入沉淀池,经沉淀澄清后排入市政雨水 管网。基坑做到底管廊底板施工完后,将基坑底的排水明沟用碎石回 填,改成碎石盲沟,集水井设井管,改成疏干井,继续抽排地下水, 防止基坑回填后,地下水位上升,浮力使管廊上浮破坏。
建设单位:个旧市新农村建设投资 勘察设计单位:中冶京诚工程技术 监理单位:世博建设监理XX公司 施工单位:中建力天集团
第三章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根据对个旧市大屯镇星河路建设项目地质报告中土质、土层与水 位的综合分析,进行降水设计。
根据对周围场地水文地质情况的了解,场区地下水将影响基坑开 挖和基坑支护,并影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