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检察院工作个人总结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检察院工作个人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haha 2022/9/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检察院工作个人总结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检察院工作个人总结报告
  检察院是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人民检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今日我给大家整理了检察院工作个人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检察院工作个人总结范文一
  20XX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上级市院年度报告获首届全省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十佳年度报告。
  三、强化内外监督,着力促进严格公正司法
  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剧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优化检察资源配置,提升法律监督水平,在敢于监督、擅长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上下功夫,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公允正义。
  诉讼监督明显加强。重点加强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不应当立案而立案和应当逮捕而未提请逮捕、应当起诉而未移送起诉的监督,监督立案13件,监督撤案2件,确定追捕28人,追诉52人,发出书面订正违法通知书44份;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6件,列席同级法院审判委员会探讨案件106件次;重点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中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和久押不决案件开展专项监督,订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22件,提出订正违法看法8件;重点推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多元化监督格局,依法办理执行监督、支持起诉、督促起诉、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履行职责案件39件,审查不服生效裁判、调解案件84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4件。
  自身监督有效开展。在强化诉讼监督的同时,坚固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高度重视“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看法建议,坚持向人大及其会报告工作,加强和改进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等76人次参与庭审观摩、出庭效果评议。主动加强内部监督, 以信息化手段全面推动案件集中管理,搭建纵向贯穿、横向集成、资源共享的办案平台,实现对案件办理的全程监督和质量监管,确保公正司法。
  四、践行为民宗旨,着力提高服务群众实力
  始终把保障民生、维护民利、服务群众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途的有力措施,坚持以民为本、司法为民,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诉求,不断满意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
  拓宽服务群众平台。不断增加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完善12309举报电话、来信、来访“三位一体”机制,坚持首办责任制、检察长接待日、下访巡访制度,畅通人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落实检务公开,推动案件信息公开工作,推行举报嘉奖、实名举报必复,处理群众控告、申诉、举报248件,接待群众121人次。深化“文明接待室”创建活动,全市检察机关接着保持全国、全省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荣誉称号。
  切实解决合理诉求。仔细推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探究完善受理、审查、办理、终结机制,坚持把排查、防范、化解社会冲突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全过程,对重大敏感热点案件刚好进行分析研判,妥当办理涉检信访案件11件,实现案结事了,削减冲突积累和信访上行。仔细执行《云南省涉诉特困人员救助条例》,救助刑事被害人22人,,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全市检察机关接着保持涉检信访案件赴省、进京“零”上访。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检察工作的发展进步,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及其会的有力监督,得益于市人民政府、市政协和广阔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监督。在此,我代表全市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心的感谢!
  我们醒悟地相识到,全市检察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律监督实效与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需求还有肯定差距;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仍需不断加大;检察队伍整体素养与形势任务的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方面等。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将以务实的看法和扎实的措施,仔细加以解决。
  20XX年主要工作
  20XX年,是深化实行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全面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心政法工作会议、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全国全省检察长会议的部署,以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允正义为动身点和落脚点,深化检察改革、强化法律监督、促进公正司法、建设过硬队伍,为谱写好中国梦丽江篇章供应有力的司法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更加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不动摇,自觉把党的领导体现和落实到各项检察工作中,精确相识检察机关的职责使命,增加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找准检察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化、爱护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