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热血教师》观后感
《热血教师》观后感1
当我看过了电影《热血教师》后,感觉很受鼓舞。故事中还原了美国“最佳教师”罗恩·克拉克的许多真实感人的例子。用自然流畅的纪实手法描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
我也更加意识到,教师带他参观,说班级时,校长给他说一个普通班,而他却注意一个差班,校长觉得不可思议:那是没人要教的班级。他说就正因没人教,那让我教吧。这个情节引发我的思考:如果是我,我选取去哪里?我想我倾向于普通班普,答案不言自明。我印象最深刻的家访是到莎美卡家,女孩抱着一个小孩,他问:这是你弟弟吗?女孩说:“不,这是我的小孩。”这一幕在中国想都不敢想。这个班不是一般地难教啊,学生刚开始根本不理你,自己管自己玩,你在他们眼里仿佛是一个十分可笑的人。如果是我,在那里,我肯定十分委屈,选取黯然离开。克拉克却很耐心跟他们讲纪律,讲礼节,再开始讲语法知识,中间也经过学生的反抗,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
后面的情节,我想如果是我,我就应会跟他一样吧。在乔纳恩遭到毒打后离开家,当夜幕降临时他蜷缩在街上;克拉克找到了“坏孩子”乔纳恩并把他紧紧拥进自己的怀里时;还有校长公布成绩,学生和家长都秉住呼吸等待着成绩,当校长说出“你们的成绩是最好的,甚至比优等生的班级还要高”全班沸腾了,克拉克笑了。我想如果是我,我也会和家长孩子们一齐欢呼的,正因一切来得这么不容易。
有人说,每一个孩子的本质都是纯洁的、善良的,以前我半信半疑,但看完电影,我信了,正因那个伟大的老师让我不得不坚信这个真理。老实说,那个班的孩子比中国学生难教多了,然而老师却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拯救了他们。一个好老师是不会害怕现实的考验的,他也许会遇到许多挫折,但他从不抱怨,他有的是对自己工作方法的反思。
在克拉克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他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他能够多反思,求创新,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得到认可和尊敬。
《热血教师》观后感4
《热血教师》是一部外国电影,讲了一个年轻的老师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与爱感动了一个超级差班,让他们成为了一个优秀的集体,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成功与快乐。
在这部影片中,有这样几个场景让我记忆犹新:克拉克老师初到这个差班时,教室里的场面可以说是一片混乱。在我看来,中国的六年级孩子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使有,也不会有这样多的人数。看来,这是一个集所有差生为一体的班级呀。面对这样的班级,克拉克老师想尽办法,交心、家访可是效果都不明显。在这个差班里面,我最先从克拉克老师的身上学到的一招——不守纪律就不吃饭。的确,惩罚也是教育的手段之一,不能说要惩罚孩子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当然,老师的惩罚必须是有正确的理由。一个班级没有规矩就如同一盘散沙,老师在班里定出的条款是为了孩子们能有集体意识。虽然孩子们的心里有些抵触,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也会渐渐体会到“一家人”好处。还有就是孩子们点燃蜡烛的场景。
点点烛光下,孩子们选择了相信,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是多么的不相信社会,不相信外人,他们用有违常理,糟人唾弃的方式生活,其实除了表达了自己心中对社会,对人们歧视眼光的不满,也想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想要得到别人的关心。然而在克拉克的带领下,他们放下了带刺的武装,选择了相信,这个场面让人感动万分。看到最后,当孩子们雀跃的时候,我的心里也很高兴,不但为他们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认识这样一位老师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在这部影片中有所收获而高兴。
《热血教师》观后感5
如果每个中国的老师都像克拉克老师样,那中国的教育就有希望了!
上个星期学校组织老师灌看了热血教师,片子中无时无刻都在闪动着智慧教育的光芒。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我想位优秀、称职的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信心、爱心、诚心、耐心和对教育事业的坚持,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支持和爱戴。片子中克拉克老师用他自己的幽默风趣,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们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用家庭唤醒孩子们对亲情的渴望,他信心十足不放弃每个学生,他用敏锐的目光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他用充满热情富有创造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着每个顽皮的学生。
我觉得我们老师在班级和学生管理方面可以向克拉克老师学习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