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调整内胀式刹车
2011年5月18日
为什么调整?
1 刹车行程未在1/3-2/3之间
2 松刹车时刹车片与刹车轮有刮蹭
3 过紧
目录
一 准备材料、工具
二 停机
三 检查间隙
四 检查刹车系统
五 调整刹车
六 启机用拉杆上调节螺母调节。如果超过2/3处,需缩短拉杆。
松开锁帽,调节螺杆逆时针紧顺时针松。调好后上紧锁帽。
锁帽
调节螺母(逆时针转短 顺时针长)
六 启机 试刹车
1 检查周围有无障碍物,松刹车,戴绝缘手套侧身合空开,利用惯性启机,刹车不挂不碰。停机,拉刹车行程1/3-2/3处,大皮带轮立即停动。合格后按规程启动抽油机。
七 清理场地收拾工具
结束
髋关节体格检查
Fisher
2014-5-20
*
*
髋关节疾病谱
先天性疾病
外伤性疾病
炎症性疾病
肿瘤性疾病
其他性质的疾病
*
*
基本要点
光线充足,温度事宜
全身检查与局部检查相结合
充分暴露检查部位
双侧对比
动作轻柔
*
*
一、视
姿势步态 跛行 鸭步 呆步 剪刀步态
畸形 肢体短缩 内收外展旋转畸形
臀肌有无挛缩、臀部有无瘢痕,窦道,寒性脓肿,骨性隆起,耻骨或闭孔部异常骨隆起可能是髋关节前脱位
股三角区应注意有无包块,其性质如何,区分疝气和寒性脓肿
骨盆是否倾斜(皮纹是否对称、双髂前上棘连线是否水平)
*
*
二、触
腹股沟区上下两群淋巴结
股三角股管
压痛点 腹股沟区、股骨大转子、梨状肌上下缘
腹股沟中点或臀部压痛提示髋关节可能有病损
外侧大转子的浅压痛可能是大转子滑囊炎
梨状肌上下缘压痛可能为梨状肌综合征
肌力、肌张力、感觉神经分布区
淋巴结疾病、股疝、滑囊炎、梨状肌综合征、椎管狭窄、泌尿系结石、卵巢囊肿 、纤维肌炎
*
*
三、动
活动度
前屈 130-140°
后伸 10-30°
内收 20-30°
外展 30-45°
旋转 30-45°
骨擦感、异常活动、砂砾样粗糙感
*
*
四、扣
足跟叩击试验:直腿抬高,用拳叩击足跟,髋部疼痛为阳性。提示髋关节负重部位关节面破坏,且为晚期。足跟叩击痛不如从外向内叩击转子的疼痛出现早
*
*
五、量
髂前、后上棘连线与水平线交角是否增大或者减小(正常为5O~10O)
Nelaton线 又称髂坐结节联线。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屈曲45-60°,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结节划一联线,正常时此线通过大粗隆顶部。若大粗隆顶部在该线的上方或下方,都表明有病理变化。
Bryant三角 患者仰卧位,自髂前上棘与床面作一垂线,自大粗隆顶点与垂直线作一水平线,再自髂前上棘与大租隆顶点之间连一直线,构成一直角三角形。对比两侧三角形的底边长度,若一侧变短,表明该侧大租隆向上移位。
Shoemarker线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于中立位,两侧髂前上棘在一平面,从两侧髂前上棘与大粗隆顶点分别连一直线,正常时两线延长交于脐或脐上中线。若一侧大粗隆上移.则延长线相交于脐下且偏离中线。
*
*
六、特殊检查
*
*
又称Fabere征,Patrick征
患者仰卧,患肢屈髋膝,并外展外旋,外踝置于对侧大腿上,两腿相交成“4”字
检查者一手规定骨盆,一手于膝内侧向下压
诱发骶髂关节疼痛为阳性
提示骶髂关节劳损、类风湿关节炎、结核、致密性骨炎
“4”字试验
*
*
髋关节屈曲孪缩试验
又称托马斯(Thomas)征
患者仰卧,将健侧髋膝关节尽量屈曲,大腿贴近腹壁,使腰部接触床面,以消除腰前凸增加的代偿作用。再让其伸直患侧下肢,若患肢随之跷起而不能伸直平放于床面,即为阳性征。说明该髋关节有屈曲挛缩畸形,并记录其屈曲畸形角度。
*
*
床边试验
又称Gaenslen征
患者仰卧位,患侧靠床边使臀部能稍突出,大腿能垂下为宜。对侧下肢屈髓、屈膝,双手抱于膝前
检查者一手扶住骼髂嵴,固定骨盆,另一手将垂下床旁的大腿向地面方向加压
诱发骶髂关节处疼痛则为阳性
提示骶髂关节劳损、类风湿关节炎、结核、致密性骨炎
*
*
伸髋试验
又称Yeoman试验
患者俯卧位,屈膝至90O
检查者一手压住患侧骶骼关节,一手向上提起患侧小腿
诱发骶髂关节处疼痛则为阳性
提示骶髂关节劳损、类风湿关节炎、结核、致密性骨炎
*
*
蛙式试验(髋关节屈曲外展试验)
双髋关节和膝关节各屈曲90°时,正常新生儿及婴儿髋关节可外展80°左右。若外展受限在70°以内时应怀疑髋关节脱位,若检查时听到响声后即可外展90°表示脱位以复位。
*
*
下肢短缩试验
又称艾利斯(Allis)征
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关节屈曲,足 跟平放于床面上,正常两侧膝顶点等高、若一侧较另一侧低即为阳性征。表明股骨或胫腓骨短缩或髋关节脱位。
*
*
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