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1《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络。
2、借助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工作原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展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11《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和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络。
2、借助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工作原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展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的关系。
朗读理解语句的根底上,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蝙蝠夜间飞行的机密,那么科学家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科学家做了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间飞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学习第七自然段
1、过渡:那么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课件出示:蝙蝠探路过程.)
2、过渡:科学家真是太伟大了!他们这么一下就发现了这个机密了吗?
(1)课件出示:科学家经过( )研究,( )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机密。
(2)从“反复” “终于”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生齐读这句话,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3、指名一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蝙蝠探路过程,.
障碍物
嘴
蝙蝠
耳朵
4、理解“超声波”的特点.
5、老师补充资料:(蝙蝠的视力不好,但嘴巴和耳朵却异常灵敏,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和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蝙蝠还能根据反射回来的声波时间长短的不同,在大脑里极快地形成物体的大小、远近的轮廓,多么神奇呀!)(精品文档请下载)
6、再次齐读。
7、师小结:看,这就是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机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们从大自然受到启示,有所创造创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不仅要付出艰辛的代价,甚至还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学习第八自然段
1、过渡:那么科学们利用这个创造了什么呢?读读第八自然你就会明白的。齐读。
2、原来是科学家们模拟蝙蝠探路的方法,创造了雷达,把它装在飞机上,保障飞机夜间安全飞行的。那雷达工作的原理又是什么呢?(精品文档请下载)
3、看课件演示后,指名一生仿照老师前一个板书,画出雷达工作的示意图.
4、比较蝙蝠飞行和雷达工作的示意图,说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络。(课件出示填空题.)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