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习目的: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可以联络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学习抓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学习目的: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可以联络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清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难点:
1、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
2、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培养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的才能。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的:
1、会写12个生字“挽、囫、囵、枣、搞、恍、霜、详、逝、章、咳、嗽”.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卑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提问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了深化的印象,文章在介绍闰土时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让我们感知到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波得意、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你还记得是谁把闰土介绍给我们大家的吗?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二、预习课文,整体感知
1、我知道《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是 ,她和鲁迅的关系是 。
2、在预习中我认识了生字,能读拼音写出词语。
wǎn lián gǎo xiào xiáng xì
( ) ( ) ( )
ké sou wén zhāng shì shì
( ) ( ) ( )
3、课文中成语或四字词语比较多,我不仅联络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意思,还会用词语练习说话。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4、课文中有一些不懂的地方,我做了记号,可以跟同学交流交流。
5、通览课文,我发现课文在构造上和其他课文不同之处在于以 为标志,把课文分为 部分。读课文,我知道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并能归纳大意。
6、我概括总结了拟小标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做小标题。小标题比概括段意要更简练,一般不是完好的句子,多为短语。我要试着给各个部分加上恰当的小标题:
① ② ③
④ ⑤
三、再读课文,把握中心
1、再次默读课文,。
2、明确中心,找出首段中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
1、可以联络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清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紧扣中心,联想拓展
1、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本文的中心句是 .
2、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里的别人可能是指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