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docx

上传人:大于振 2022/9/1 文件大小:1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增城中学张华梅
一、课程标准
以某地区为例,解析该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由,丛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认
学生议论代表发言
师生共同评论与归纳:
荒漠化是一个动向发展过程:
实质——土地退化
散布——干旱半干旱地区
形成原由——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
表现——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的散布
学生活动:阅读荒漠化散布图,解析世界和我国荒漠化地区散布状况。
学生小组议论代表发言
师生共同评论与总结:
世界:目前,全世界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受到荒漠化的危害,世界上共有四大沙尘暴多发区,它们分别是:北美、澳洲、中亚以及包含中非和西亚在内的中东地区。中国:西北地区
荒漠化的形成原由
(1)请同学们读西北地区的地址和地形图和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
从地理地址、地形、天气、河流与植被等方面,解析我国西北自然地理特点。
2)学生活动:请同学读地理图册P10——11填表归纳荒漠化形成原由。学生分组议论代表发言
优选
师生共同评论与总结:
(1)
西部
东部
降水

以下200mm以上

海陆地址
距海远

载畜量


自然景观
荒漠、荒漠
荒漠草原、草原
干旱地区
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农业特点
绿洲农牧业
草原畜牧业、灌溉农业
2)自然原由
基根源因——天气干旱(多雨年份控制荒漠化进度,连续干旱促进荒漠化)物质基础——地面覆盖松散沙质聚积物
动力条件——狂风日数多且集中
人为原由:过分樵采、
(决定作用)过分放牧、
过分农垦
水资源利用不妥
3)学生活动:P23活动题学生分组议论代表发言
师生共同评论与总结:参照《教师教课用书3》P55
西北地区萨赫勒地区
天气干旱
地面覆盖松散沙质聚积物天气干旱
自然要素
狂风日数多且集中高温、蒸发量大
过分樵采
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变
过分放牧
人为要素人口增添过快过分农垦
水资源利用不妥
说明:
,因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差别,造成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要素
有所不同样。
不同样历史期间的荒漠化
(1)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P25内容,填表归纳


人为要素
发生荒漠化的地区
古代(唐宋后)
盲目垦耕,战争、瘟疫
塔里木盆地荒漠边沿
近代(清朝后)
大规模移民开垦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
现代(建国后)
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草原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