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3 漫步
【教学目的 】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进步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23 漫步
【教学目的 】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进步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诵读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才有了我们的幸福和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展一次心灵的漫步.
二、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2、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情感。 
3、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4、考虑:
a.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 
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和儿子
b.在漫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里漫步,后来发生分歧,结果我的母亲顺从我的儿子走小路,表达一家人的和睦互敬互爱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问题探究
1、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
2、从写景的片段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第4段:意境:蓬勃的活力—-哲理:珍爱生命。
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唤——哲理:热爱生活。
3、如何理解文章结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渐渐的,稳稳的,走的很仔细,好似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4、本文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以小见大,文中作者抓住一件非常平常的小事“漫步” ,反映了祖孙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昭示中年人应当肩负起对上赡养老人、孝敬长辈,对下保护儿女、教育幼辈的责任,即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给人以深化的启示
.
四、小结
《漫步》这篇散文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