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诗词的常见鸟类趣谈
古诗词的常见鸟类趣谈
1、凤凰
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地位高尚。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点评:用凤凰的叫声来形容乐声动听、。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 塞下曲〉
点评:秋冬的肃杀往往会天然地使人心情低落,又恰逢是鸿雁迁徙之际,成群结队的鸿雁南飞,更加勾起了游子思乡的愁绪。想起古代不发达的交通运输状况,回家路途阻隔且耗时多日,的确很不容易。如今交通网初步铺就,归途也显得不那么艰辛。然而在路上,我们却很难看见之前随处可见的鸿雁了,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发展的代价?
10、鹧鸪
羽毛大多黑白相杂。雄性鹧鸪好斗,叫声特殊,有人拟其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唐·李白《越中览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点评:如果说乌鸦的声音是凄厉,那鹧鸪的啼声便是愁苦了。“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鸣叫,总会让人思绪悠悠愁情顿生。清醒的人总是痛苦的,一只鹧鸪飞过一声鸣叫都能勾起他们的家国情怀。
11、鹤
性情高雅,形态美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唐·王维《山居即事》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点评:在形态方面,鹧鸪和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肉多腿短,后者骨骼清奇,果然是隐士的好基友。闲云野鹤的状态,自古至今不知是多少人的心愿。不过往往很多人昨晚深夜还在感慨将来要自在写意地生活,第二天早上就要急急被闹钟唤起,奔向工作。所谓象征自在的鹤,我们只在梦回时才能摸到它掉下的一片羽毛吧。
12、沙鸥
沙鸥 齐已
暖傍渔船睡不惊,可怜孤洁似华亭。
晚来湾浦冲平碧, 晴过汀洲拂浅青。
翡翠静中修羽翼,鸳鸯闲处事仪形。
何如飞入汉宫里,留与兴亡作典经。
清平乐令
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这首词又名《江亭怨》,原题于荆州江亭之柱上,故由此得名。作者并不可考,《冷斋夜话》、《异闻录》等著作言其是吴城小龙女之作,使这首增添一种神秘的色彩。 以词意来看是一个流落异乡的少女感物伤怀思乡想家之作。但由其艺术手法来看,其内容之深刻,画面之丰富,手法之巧妙,给人感受之丰富不似一个初出笔坛的少女之作。 词的上片描写流落异乡,客居他所的少女思乡远望的画面。
“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之际。”怀着难言的哀愁,少女寂寞孤独地倚在栏杆上,面对暮色笼罩下的群山,泪眼朦胧,遥望故乡。“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吴头楚尾”源自宋朝洪刍《耿方乘》,其中曰:“豫章之地,为吴头楚尾。”这里豫章代指江西,缘由其在吴地之上游,楚地之下游,因此得名。这句话意思是说少女泪眼朦胧地望着她家乡江西的方向。上片短短四句,却把少女那种满腔哀怨的感情,满目思乡之泪,形象与情感、人与物、景与情深然一体。 词的下片,写思乡望远的少女内心丰富丽情感。受惊的沙鸥任意飞翔,而自己却流落异乡,有家难归一股难言的伤感顿上心头。“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雪花喻浪花。扑鹿,象声词,指沙鸥拍翅的声音。此句用意巧妙,不言少女伤怀,却言沙鸥不受羁绊,实际上把少女离乡后的不自由与沙鸥自由翱翔作了对比,通过移情联想,她的无限伤感流露纸端。“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少女多想抓住眼前这引人深思的景象作诗,然而却在转瞬之间那惊起的沙鸥却消失在苍烟水草丛中了。多么形象,又是多么生动,一幅少女思乡感伤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以美的愉悦。 这首词妙语横生,妙意满目。语句不多但词意深远,给人留下广阔的联想,使人余味不绝。古人云“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骚”(《词人玉屑》),本词的境界几近于此。
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读杜甫的《旅夜书怀》让人在禁不住感喟万千:“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真可谓此景中无我,我的心境却尽在其中,或许这便是人们称其为诗圣的缘由吧,文采自是飞流,思想更是动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要有博大胸怀的人才能写出来,而这与是否为文人无关,更多是作为思想家对千古人间的深深的思索,让我无比动容。 细草随江风摇摆,孤舟在大江停泊,那漫天的星星点点好象也疲倦了,低垂着的目光轻轻抚摩着阔迈大地,那水中的月亮与波涛一起荡漾。在这种随人心境而给人或静美、或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