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19七颗钻石.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9七颗钻石.doc

上传人:qnrdwb 2022/9/2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9七颗钻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9七颗钻石
:
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绘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是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宏大的清
19七颗钻石
:
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绘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是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宏大的清澈又新颖的水流。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妙的将来;爱心是永久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精品文档请下载)
:
1。知识技能: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颖"等词语。(精品文档请下载)
2。过程和方法: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寓意;讲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精品文档请下载)
:
重点:通过水罐的神奇变化是学生感知爱心的力量.
难点:引导学生感知童话的色彩,锻炼想象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交流。
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
交流作者.
读通课文.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
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认字。
读准字音.
“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
“瞬”为翘舌音。
“咽”为多音字。
开火车认读。
记忆字形。
组词竞赛。
开火车认字组词。
写字.
1、重点指导:
(1)、“渴”“沫”“涌”左边一样,都是三点水。
(2)、渴—竭、哀—享联络记忆.
(3)、“累”下边不是“系”,“舔”右下部不是“小”字。舔-添
(4)、“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
2、学生书写。
3、听写.
第二课时
通读课文,提问。
接力读课文,边读边考虑,理解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学生全班交流。
理解课文.
第一自然段教学。
齐读第一自然段.
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
抓住“干涸”“枯槁”“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
主体部分教学.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展。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表达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仍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宏大的清澈又新颖的水流。(精品文档请下载)
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对母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