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
看完《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我陷入了沉思……
作为一名老师或家长贵在找出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能因材施教。
《地球上的星星》中男孩伊桑的“不要脸”,也不会在他认不出字母的时候打他的手指五寸处。而是走到了他的内心深处,用爱去拯救了他。如果没有这位美术教师的出现,我真的不敢想象伊桑的结果会是怎样,很可能放弃自我,甚至自杀。是这位美术教师拯救并成就了他。所以,教师的力量在孩子成长路上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伊桑的故事让我很自然的问自我:在中国,又有多少像那位美术教师一样的教师?我也不明白有多少,起码我16年的求学经历中,在自我以及别的同学身上都很少碰到过这样的教师。当然,我们也不是象伊桑那样天才的学生,所以,没有伯乐一样的教师出现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可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每个学生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有自我的闪光点。很多成绩好的同学不必须有成绩差的同学思维快,想象力丰富,记忆力强,品行高,所以对于差生,教师们要多从其他方面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去鼓励,去肯定。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让我印象很深,我的导师汤教师有一个儿子,在美国的时候,教师发给了儿子一朵小红花,回家以后,导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教师让他们写下自我的梦想,他写的是做一个公园的balloonman。我的教师很不理解并且开始担心,他担心两个PHD孩子的梦想竟然是公园里卖气球的人,然后他找到了教师问教师为什么表扬儿子,教师的回答是:这孩子很有爱心……我们明白导师的用意了,他期望我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教师的时候,应当给与孩子多元化的肯定,而不单单是学习成绩。
然而现实是,在学校这片土地上,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的衡量几乎成了对一个学生评价的全部,就像电影中除了美术教师以外所有的教师衡量伊桑一样。看了这个电影,我有了一个期望,期望将来我们的教育,不单单在成绩方应对学生列出名次,给予奖励,还应当在其他方面,比如记忆力,创造力,设计本事,想象本事,表达本事,动手本事,爱心,职责心,音体美等多方面给出多元化的肯定和奖励,多举办相关的比赛活动,不要等到大学,因为那时就晚了。很多大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也仅仅是为了加分,为了奖学金,而不是兴趣,不是为了提升自我。我相信,也许创造力强的孩子经过发现和培养,将来就会有很伟大的发明;表达本事强的孩子经过锻炼就能成为很强的公关人员;动手本事强的学生经过深造,将来会成为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对于很多方面不出众,然而富有职责心的孩子,将来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保护者。……而如果真的做到这些的话,每个孩子也就找到了属于自我的成功。
而要实现这些,对教师的要求该是多么高啊,就需要教师们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然而,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具备这样的眼睛,毕竟像电影中美术教师那样的教师少之又少,那该怎样办?我想那就用爱心来填补吧,对于差生们用心去了解,用心去爱,走进他们的心里,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