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谈美读书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谈美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2/9/2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美读书笔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篇一:?谈美?读书笔记
美学初探
——?谈美?读书笔记
杜鹃1090100084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这部文艺理论的著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启发,引领我们如何进行“审美〞及如何“创造美〞,赋予我们另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篇一:?谈美?读书笔记
美学初探
——?谈美?读书笔记
杜鹃1090100084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这部文艺理论的著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启发,引领我们如何进行“审美〞及如何“创造美〞,赋予我们另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先是告诉我们“美感是什么〞,到最后将“美〞上升到人生的高度,对最终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对人生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主要分为两大局部“如何欣赏美和〞以及“如何创造美〞。前三章主要围绕“美感是什么〞进行了答复和探讨;四至六章那么针对“一般人将寻常快感、联想以及考据与批评认为美感的经验是一种大误解〞这一问题进行说明;第七章和第八章那么针对“自然美〞这一概念进行阐释;第九章到第十四章那么引导读者“如何创造美〞;最后一章那么约略地探讨了人生与艺术的关系。从什么是“美感〞这一最根本的概念入手,先是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继而“如何创造美〞,再到如何“将美与人生意义相结合〞,让“零根底〞的读者从最浅显的概念开始,一步步深入美学的世界,从对美的“欣赏者〞的角度慢慢转变为“创造者〞,最后在了解了这最根本的美学知识后开始尝试将所学融入到生活中,上升到“如何做人〞这一看似“深奥〞的话题。然而作者轻松的笔触与合理的结构安排,却并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沉重感,将学术与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浑然天成地融合,让刚刚还在沉浸在“美学〞的学术熏陶中读者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尽显大师风范。
下面我就对于每一局部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想。
——“美感是什么?〞
为了使几乎对美学处于“零根底〞的读者更好地进入“美学〞的世界,朱光潜先生用一棵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一棵古松作例,揭示了人们三种不同的态度,即“实用的态度〞之“善〞、“科学的态度〞之“真〞、“美感的态度〞之“美〞。可见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实用的态度是来自于人类生存最根本的需求,起源于实用的知觉,强调“环境〞对于人的作用及如何利用环境。科学的态度那么是客观的、理论的,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旨在找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而这两种态度与“美感的态度〞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他们对待事物的意象都不是孤立的
、绝缘的——这也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的特点。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能获得美感经验,产生“美〞的感觉。而“美感的态度〞那么是被视为“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凌驾于只能人类最根本的生存需求之上的,表达出美事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而许多历史上遗留优秀的艺术作品之不朽那么表达出“真正的美感〞所具有的超越时空、政治、宗教、民族的永恒性。
接下来,作者为我们揭示了“美感〞获得一条重要途径——即“美和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他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无论是对于游历新境时所感到的美,还是历史上话题人物身世和人格的所感,其实都是将事物独立于世俗之外,即使其与环境及一切条件绝缘,才能获得“真正的美〞,使其孤立于功利的用途。我通过旅行获得一种感想,即“乌托邦永远在远方〞,即便旅行的目的地物质贫瘠、生活困苦,仍旧使我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新鲜的“美感〞,正是因为我不会在当地长久生活,不会过多考虑这并不优越的条件为我的实际生活造成什么不便,因此才能专注于当地迥异的美景与文化,将这些与我原本生活不同之处当成一幅“孤立〞的美景来看,因此获得了美感。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美的事物一定要和实际的人生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还是以我上述个人经历为例,如果我真的过于长久地生活在一个条件不优越的“旅行目的地〞,我也一定会感到不适,正是因为我把一种“本来不熟悉〞的生活变成了一种“我熟悉〞的生活,美感也随之消失,更多的是带来生活上的麻烦。这一体验,大概也能够验证这一观点。
接下来,作者又阐述了美感经与移情作用的关系,揭示了美感产生的根底。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中却含有移情作用。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个人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即不单是由个人及物,同时也是由物及人的。以古松的例子来看,而想获得真正地美感体验,就要到达“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是古松便不再是古松,而是一个承载了“我〞情感的载体,表现了“自我〞而正是古松遒劲的身姿,更符合我所认可的高风亮节这一品质的联想。而正是这样的“移情作用〞,让宇宙中的万物变得有生气,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以变得具有人情。这“宇宙的人情化〞不仅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