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现代农业
山东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薛兴利教授博导系主任
主要内容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相关理论
三、国外农业现代化建设
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五、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对策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大体上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
1、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1)从内涵看,是第一位的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从任务(内容)看,是第一位的
“新农业”建设; “新设施”建设;
“新环境”建设; “新房舍”建设
“新公共服务”建设; “新社会保障”建设;
“新精神风貌”建设。
规模效益、提高质量
资金支持创造条件
(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可行性
–反哺农业
二、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相关理论
(一)现代农业的相关理论
1、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必然趋势)
(1)原始农业
原始农业是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是在采集和狩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始于史前文化后期的新石器时代,历时约7000年,是农业发展的最早阶段。
原始农业的基本标志是使用简单的石制农具,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单纯依赖物质循环来恢复地力。
1、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2)传统农业
①古代农业。是使用铁木农具,凭借或主要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生产活动的农业。它处于原始农业和近代农业之间,属于农业的早期阶段,大体上指从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交替时期到19世纪中后期的农业。
主要依靠农民世代积累的传统经验;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进步缓慢。
②近代农业。是以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由直接经验向现代科学技术、由自给自足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近代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近期阶段,大体上指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4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阶段。
1、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3)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大体上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
2、现代农业的基本标志
(1)现代农业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了人畜力工具和设备。
(2)有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农业生产已越来越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
(3)把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对农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像工业。
(4)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形成了社会化的大农业。
3、现代农业的特点
(1)农业运行市场化
①农业调节机制的市场化。价格、供求、竞争
. ②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
③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的初级市场和中心集散市场、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地方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等,要使其相互配套、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