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业绩计量与评价-现金流量指标的优点
一、各种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内含及优缺点
净收益:普通股东的净收益或每股收益。
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或自由现金流量。投资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或所有者权益收益率。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经业绩计量与评价-现金流量指标的优点
一、各种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内含及优缺点
净收益:普通股东的净收益或每股收益。
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或自由现金流量。投资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或所有者权益收益率。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经营收益减资本成本。市场增加值:总市值与总资本之差。经济收益:预期未来现金流入现值—净投资的现值。
净收益
净利润=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每股收益=净收益/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认知程度高,便于计量,且不需要额外的信息成本。
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一贯性,从而有利于比较。
经过审计,因此其可信性比其他业绩指标要高。
净收益指标的缺点
净收益建立在币值不变基础上,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在通货膨胀期间,净收益可能被夸大,从而不能反映真实的业绩。会计政策的选择加大了净收益的主观成分,而且可能导致忽视价值创造活动的某些成果。比如新产品开发对净收益的影响,关键人力资源对净收益的影响,战略性投资对净收益的影响等。与其他业绩计量指标相比,净收益容易被经理人员操纵
现金流量指标的优点
净现金流量=净收益+非现金费用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流动资产增加额+流动负债增加额-非经营活动收益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资产投资支出
(1)现金流量受会计估计和会计分摊的影响较小,不易被操纵。
(2)现金流量不仅反映了盈利能力,还可反映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还可以用于现金管理业绩的计量。因此可对企业业绩进行更全面的评价。
(3)便于理解,尤其是会计业外的人。而且有利于动态的理解。
来自3722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现金流量指标的缺点
(1)现金流量不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按此计算的每年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没有因果关系,使得年度现金净流量很难直接作为业绩评价指标。(2)单独的现金流量不能反映业绩的全貌,也不能借以可靠预测将来的业绩。例如,一个有美好前景正在成长的新企业可能有很大的负的现金流量;而一个处于衰退的企业也可能产生很大的正的现金流量。
投资收益率指标的优点
总资产收益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
它是衡量企业资产使用的效率水平,并且
把经营利润与维持生产经营必要的资本联系
在一起的评价指标。因此,它是监控资产管
理和经营策略有效性的有力工具。
投资收益率指标的缺点
投资收益率的计算要使用“净收益”数据,
因此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具有与“净收益”指标
类似的缺点。而且,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
会有不同的投资收益率,用于评价时要根据
企业的发展阶段进行。
投资收益率的又一个缺点是它会诱使经理
人员放弃收益率低于企业平均收益率但高于企
业资本成本的投资机会。
经济增加值(剩余收益)指标的优点
息前税后经营收益-使用的全部资金×资本成本率
或:税后经营收益-使用的股权投资×股权成本率
(1)经济增加值最直接的与股东财富的创造联系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唯一正确的业绩计量指标。
(2)经济增加值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金激励体制的框架,它把资本预算、业绩评价和激励报酬结合起来了。
三、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业绩计量重点
创业阶段:收入增长和自由现金流量及各项非财务指标是最重要的业绩指标。
成长阶段:收入增长、投资收益率和经济增加值指标是最重要的业绩指标。
成熟阶段:主要关心资产收益率和权益收益率。
衰退阶段:现金流量成为关键问题。投资收益率和经济增加值相对不太重要。
见P213表9-2。
沃尔综合评分法的运用程序
选定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比率指标。
根据各项比率的重要程度,确立其重要性系数,即比重(权数)。
确定各项比率的财务比率标准值。计算各指标实际值与标准值的比率,称之为相对比率。 相对比率=(实际值÷标准值)
计算各项比率指标的综合分值。
各项比率的综合分数=指标比重×该指标的相对比率。
运用的关键
指标的选取盈利能力,偿债能力
资产周转成长能力
权重的分配4类指标4∶2∶2∶2(调整)
标准比率的确定
以本行业的平均数为基础,适当进行修正
评价指标的综合
例忠诚公司今年的经营利润(税后)为800万元。本年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500万元,已按会计制度作为当期费用处理,该项支出的受益期是在明年;本年商誉摊销费用62万元,但实际上企业的商誉并无明显变化;本年的无息流动负债为24,000万元;长期经营租赁资产340万元,未记入财务报告总资产。假设所得税率30%,报告总资产3,800万元,资本成本率8%。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