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1938-1949沈从文精神状态.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938-1949沈从文精神状态.doc

上传人:sxlw2018 2022/9/3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938-1949沈从文精神状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14
10/14
【标题】暗夜独行ﻫ —-1938—1949年的沈从文精神及心理状态分析ﻫ【标题注释】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现代文学中的少数民族作家沈从 文研究》。
【作 者】邱艳萍ﻫ【作者简介】西南民族大1/14
10/14
【标题】暗夜独行ﻫ —-1938—1949年的沈从文精神及心理状态分析ﻫ【标题注释】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现代文学中的少数民族作家沈从 文研究》。
【作 者】邱艳萍ﻫ【作者简介】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邱艳萍,文学硕士,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ﻫ【内容提要】战争将沈从文放逐到远离战争的昆明郊区乡间,他对文学的真诚以及固执的文学观,使他有机会与熟悉的大自然和自然化的人生在“单独默会”中体验和思索人生。漫长的八年思索,贯穿他痛苦的精神挣扎,,有无可奈何的寂寞,有欲速不达的焦躁,有时陷入主体色彩极浓的臆想中。
【关 键词】沈从文/智者/主体性/焦虑
【正文】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4)06—0139—05ﻫ 一、紧张的人生思索ﻫ在沈从文的意识中,一个人不思考就想捡便宜,那是很可耻的。鲁迅说过,“没有思索和悲哀的地方,就不会有文学。”[1]()明朗的天空,单纯的人事,,他要为既符合自己的个性又合乎他的生活的选择去探索一番,就像当初走出湘西那样“向一个生疏的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得更合理一点呢还是更糟糕一点。"[2](p。223)沈从文或许没有意识到的是,此时已不在是“五四”知识分子精英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并能引导人们思想潮流的时代了,各种社会现实给予的种种条件恰恰特别能刺激知识分子的世俗欲望。在这样繁复的时代面前,沈从文被动中选择的甘于平淡,本身构成了对他选择的诱惑、,达到新的高度。ﻫ 从三十年代后期开始,沈从文进入生命的沉思时期。他思考生命的形式,生命的质量,生命的意义。鉴于现实是人在“法币”空气笼罩下,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由于在社会里,“生命受自然限制,生活受社会限制,理想受***限制,”[3]()因此“ 活下来总不能如人意”[3](p。4),“有些人常常为社会所抛弃,所排斥,生活中竟只能有一点回忆,或者只能作一点极可怜的白日梦,一个作者触着这类问题时,自然时很痛苦的!"[3]()这些带有自白性质的告白,把沈从文带入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在他看来,人类人生全部形态和人的存在分两种层次,一是“生活",二是“生命”。“生活”是人的动物性与生物性。他在《烛虚》中痛斥教育的失败,借以归类出庸俗平凡的类型,“此类型的特点是生命无性格,生活无目的,生存无幻想.”[3]()在他看来,这是生物学上的退化现象。尤其在上层社会妇女中,这种现象犹为醒目。多数人把脑子转移到玩牌,一有空闲就沉溺于牌局的人,他归结这些人的本质是思想平凡而自私. 根本上无所谓生活理想,,“多数人所需要的是‘生活’,并非对‘生命'具有何种 特殊理解"[3](p。87)的现象,“生命”有所意识,即并非满足于口腹之美,能生育的理想,而需要“高尚的情操”、“庄严的道德原则”、“勇敢的进取精神"、“独立的人格”、“远大的理想"。这些内容不定的抽象词 汇也暗示了沈从文在理解生命的内涵上,意义是不确定的。在他的思考中,生命存在于人的生活中、生存中以及人生中,但人有了生存、生活, 种精神,具有抽象性,生命具有神性,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生命随日月交替,而有新陈代谢现象,有变化,有移易。生命者,只前进,不后退,能迈进,难静止.”[4](p。259)生命是“前进"、“迈进”的向上奋斗精神,是健康人生显示出的一种完美而崇高的精神。这种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与三十年代他竭力赞扬的湘西下层人民的人生相比,他发觉雄强、诚朴、仗义、,他意识到,人们只有成为自己的主宰者,才能获得正当的生存权利,才能为生命 的永生、永存创造出必备的物质条件。
有了雄强的新的生命意识,又该如何表现这些抽象的理性的思维呢?他一时还找不到出 ,在生活中没有人能理解,内心的惆怅无处诉说使他倍感寂寞.“我想呼喊,可不知向谁呼喊”。[4]()对现实的焦虑,为未来人类命运以及自己命 运无法把握的焦虑,一种挣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