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心梗患者的护理-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74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梗患者的护理-课件.ppt

上传人:mkt365 2017/8/1 文件大小:1.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梗患者的护理-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梗患者的护理
磐安县人民医院内科
内容提要
心脏的解剖生理
急性心梗的病因,临床表现
急性心梗的辅助检查
急性心梗的治疗原则
急性心梗的护理
急性心梗的健康教育
心脏的解剖生理
位置
大小
心脏解剖结构
右房
右室
左房
左室
冠状窦
右室心尖
心尖
高位右房
升主动脉
右室流出道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三尖瓣环
左室
冠状窦
右室
左房
右房
左下肺静脉
左上肺静脉
左上肺静脉
左下肺静脉
主动脉弓
下腔静脉
希氏束
窦房节
房室节
蒲氏纤维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在心脏内传导系统的作用下,进行着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活动,具有驱动血液流动的泵血功能。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希氏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和浦肯野纤维,负责心脏正常冲动的形成和传导。
急性心梗的定义和病因
定义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少数为其他病变如急性冠状动脉栓塞等
病因
急性心梗为冠心病严重类型。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
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这些情况是: 1、管腔内血栓形成,粥样斑块破溃,粥样斑块内或其下发生出血或血管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2、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降低,冠状动脉灌流量锐减。 3、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或血压剧升,致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儿茶酚***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冠状动脉供血明显不足。
临床表现
1、先兆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和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前频繁,***甘油疗效差,应警惕心梗的可能。急性心肌梗死
2、症状(1)疼痛最先出现,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休息或***甘油无效,可伴濒死感,少数人一开始就休克或急性心衰。(2)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发热多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后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3)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重症者有呃逆。(4)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多。(5)低血压和休克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多为心源性的。(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塞后心肌收缩力减弱或收缩不协调所致。 3、体征(1)心脏体征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多在2~3天有心包摩擦音。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2)血压降低。
辅助检查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有Q波心梗的心电图特点。(1)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导联病理Q波。(2)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导联出现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3)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导联出现T波倒置。(4)背向心梗区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心肌酶谱CPK、GOT,LDH升高,最早(6小时内)增高为CPK
心肌坏死标志物,肌红蛋白MYO在发生急性心梗后2小时内升高,12小时达到峰值,24~48小时后恢复正常,是心梗早早期诊断最重要的指标。肌钙蛋白TNT具有对心肌损伤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发病后出现较早,并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5-7天),是目前AMI早期诊断。预后评价最有利的标志物。
血象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心电图的定位 分前间隔、局限前壁、前侧壁、广泛前壁、下壁(记住:就是Ⅱ、Ⅲ、AVF)、下间壁、下侧壁、高侧壁、正后壁。 记忆歌诀: 前间123。①局前345。②前侧567。③广前1-5。④下间123。⑤下侧567。⑥见下加F。见侧加L。正后有78。⑦高侧L8。⑧注解;①前间壁V1V2V3。 ②局限前壁V3V4V5③前侧壁V5V6V7+Ⅰ、AVL④广泛前壁V1V2V3V4V5⑤下间壁V1V2V3+Ⅱ、Ⅲ、AVF⑥下侧壁V5V6V7+Ⅱ、Ⅲ、AVF⑦正后壁V7V8⑧高侧壁Ⅰ、AVL、V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