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微生物学03病毒与亚病毒.ppt

格式:ppt   大小:664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微生物学03病毒与亚病毒.ppt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7/8/1 文件大小:6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微生物学03病毒与亚病毒.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病毒与亚病毒
第一节病毒的性质
第二节病毒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病毒复制
第四节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
第五节亚病毒
第六节病毒的可利用价值
第一节病毒的性质
一、形态结构
二、病毒的化学组成
三、病毒的理化抗性
一、形态结构

形态多样, 100nm以下。
:核(衣)壳+核酸或包膜(来源于核膜或细胞膜)。
衣壳对称类型
螺旋对称
二十面体对称
复合对称
二、化学组成
(一)病毒的核酸(DNA或RNA)

正极性(+RNA):可作为mRNA。
负极性(-RNA):与其mRNA序列互补。
双意RNA:正极性+负极性。
DNA:和mRNA互补→-DNA;和mRNA序列相似→+DNA。
(infectious nucleic acid)
抽提分离的病毒核酸→导入细胞→产生子代毒粒。
(二)病毒的蛋白质
含量多(40-90%);种类少(一种或几种);多为结构蛋白,少为功能蛋白(酶)。

(1)壳体蛋白:保护,参与吸附侵入。
(2)包膜蛋白
包膜糖蛋白:吸附,启动感染和侵入。
基质蛋白:支撑包膜,介导核壳与包膜糖蛋白的识别。
-毒粒酶
(1)参与侵入、释放:如T4噬菌体溶菌酶。
(2)参与合成:如转录酶、逆转录酶等。
(三)、脂类和糖类
都来源于细胞;
种类和含量同于宿主细胞(磷脂+胆固醇);
注:少数无包膜病毒(T系噬菌体、λ噬菌体等)也有脂类。
三、理化抗性

耐冷不耐热,离体,56~60℃,30min→灭活。
保存:低温真空干燥法(-20~-196℃);
适量盐溶液(MgCl2,MgSO4)可提高热稳定性。

击毁病毒核酸。
活性染料(如甲苯胺兰、中性红、丫啶橙)渗入并与核酸结合→可见光灭活。
:~。

破坏包膜,如乙醚、氯彷→分类的依据。

对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次氯酸盐)敏感;
酒精、酸碱、环氧乙烷可杀灭。

不敏感,但患病须注射。
第二节病毒的研究方法
一、分离与纯化
二、效价测定
三、病毒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