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115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课件.ppt

上传人:yixingmaob 2022/9/3 文件大小:1.0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复旦大学校医院胡贯中
1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2
传染病定义
病原体通过某种传播途径使人致病并流行的,称为传染病.
3
控制传染病三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复旦大学校医院胡贯中
1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2
传染病定义
病原体通过某种传播途径使人致病并流行的,称为传染病.
3
控制传染病三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其中任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5
传染源定义
体内有病原微生物存在,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6
传染源分类
(1)病人
(2)病原携带者
(3)受染动物
7
传播途径
病原微生物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经不同方式到达易感者所经过的道路称为传播途径。
(1)空气传播:肺结核、SARS、流感、麻疹、白喉等
(2)经血传播: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
(3)经水传播:血吸虫病、伤寒、霍乱、甲肝
(4)饮食传播:菌痢
(5)虫媒传播:疟疾、丝虫病、乙脑(蚊、蚤等)
(6)土壤传播:芽孢---破伤风、炭疽杆菌
8
特异性免疫
人体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具有相应的有效抗体。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法定传染病分类:3类
甲类(2种)、乙类(25种)和丙类(10种)
合计37种法定传染病
12
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法定传染病为:
乙类传染病
病原体
传播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病毒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
炭疽中的肺炭疽
炭疽杆菌
人畜共患
14
2012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发病6951478例,死亡17315人。
全国共报告甲类传染病发病76例,死亡1人.
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3216856例,死亡16720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淋病,%,报告死亡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流行性出血热,%。
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3734546例,死亡594人。
15
病毒性肝炎 VIRALHEPATITIS
16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病毒性肝炎可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等。
17
病毒性肝炎分型
分型
病毒
传播
甲型
HAV
RNA
肠道
乙型
HBV
DNA
血行
丙型
HCV
RNA
血行
丁型
HDV
-RNA
HBV+HDV
戊型
HEV
RNA
肠道
庚型
HGV
RNA
血行
TTV型
TTV
DNA
输血
18
传染源
(一)病人
乙肝的潜伏期一般为50~150天,平均为60~90天。
急性期病人是危险的传染源;无黄疸型肝炎是重要的传染源;慢性乙肝病人,也是重要传染源。
20
(二)HBsAg携带者
HBsAg携带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HBV母婴传播具有重要的传染源意义,幼儿及儿童HBsAg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要比成人大的多。
21
(一)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
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23
(二)垂直传播
主要是母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中,约85%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24
(四)密切接触传播
并非指工作和生活上的一般接触,应理解为一些具有体液交流的一些接触方式,比如接吻等。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26
(五)医源性传播
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
27
易感者
人对HBV普遍易感。
尤其是出生于高发区的人、男性同性恋者、吸毒静脉注射者、血液透析病人、HIV感染者、孕妇、HBV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共同居住者或有性接触者。
28
乙肝“两对半”可能出现的11种模式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HBsAg
HBeAg
抗-HBc
抗-HBe
抗-HBs
乙肝潜伏期或病毒携带者
+




急性乙肝早期、病毒复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