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749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课件.ppt

上传人:yzhluyin1 2022/9/3 文件大小:2.6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
概念: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得名。
10%的人一生中某一时期患过消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
概念: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得名。
10%的人一生中某一时期患过消化性溃疡
男:~:1
DU:GU比例3:1
DU好发于青壮年,GU发病年龄较迟,约晚十年
秋冬、冬春之交好发
南方发病率大于北方。
流行病学
一种多因素疾病,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是主要病因。
没有胃酸就没有溃疡
没有Hp感染就没有溃疡复发
有好的胃黏膜屏障就没有溃疡形成
病因及发病机制
溃疡病致病机理的现代概念
基本原理:黏膜侵袭因素和防御-修复因素失衡的结果,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主要病因。
幽门螺杆菌-胃泌素-胃酸学说;
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学说;
十二指肠碳酸氢盐分泌减少;
幽门螺杆菌感染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
:重要原因。
直接损伤胃十二指肠黏膜,且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其对黏膜的保护作用。
病因及发病机制
:胃酸的存在是溃疡发生的决定因素。
由于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自身消化所致;
胃酸分泌过多在DU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
胃排空延缓,十二指肠液
反流损伤胃黏膜
胃排空增快,可使十二指
肠酸负荷增加
病因及发病机制
加重幽门螺杆菌感染或NSAID对胃黏膜的损伤。

GU:胃角和胃窦小弯。
DU:球部,前壁多见。
数目:多数单发,少数多发

大小:DUd<10mm;GUd<2cm
少数d>2cmd>3-4cm
形状:圆形或椭圆型
病理
:
一般4-8周,短者2-3周,长者12周以上。多次复发或破坏过多,愈合后可留下瘢痕,瘢痕收缩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引起病变部位畸形和幽门梗阻
病理
(一)症状:
:上腹痛---主要症状
部位:上中腹,偏左或偏右
性质:钝痛、灼痛、胀痛、少数不疼,
偶有剧痛,或饥饿样不适感
持续时间:约半小时,1-2小时或更长
诱因:不良精神刺激、情绪波动、饮
食失调等
临床表现
GU与DU上腹疼痛特点比较
DU
GU
相同点
不同点
慢性
周期性
疼痛性质
病程可长达6-7年,有的长达20年或更长
发作-缓解周期性交替,以春、秋季发作多见
多呈钝痛、灼痛、胀痛,或饥饿样不适,一般为
轻至中度持续性痛,可耐受
疼痛部位
中上腹或在剑突下和剑
突下偏左
中上腹或在中上腹偏
右处
疼痛时间
常在餐后1h内发生,经
1-2h后逐渐缓解,至下
次餐前自行消失
常发生在两餐之间,持续至下餐进食后缓解,又称空腹痛、饥饿痛;部分病人于午夜出现疼痛,称夜间痛
疼痛规律
进食-疼痛-缓解
疼痛-进食-缓解

全身症状:
神经精神症状:失眠,多梦,心慌,闷气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汗,缓脉
消化道表现:
饱胀、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流涎等
(二)体征:
活动期:剑突下固定而局限的轻压痛;
缓解期:无明显体征。
临床表现
(三)并发症:
:最常见,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病因,DU比GU容易发生。常因服用NSAID诱发。
:最严重,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以急性穿孔最常见。常因饮酒、劳累、服用NSAID诱发
:大多由DU或幽门管溃疡引起。上腹饱胀、逆蠕动的胃型以及空腹时检查胃内有振水音、插胃管抽出胃液量>200ml,是幽门梗阻的特征性表现。
:长期GU病史、年龄>45岁、溃疡顽固不愈者,进一步检查定期随访。
临床表现
: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方法。
:溃疡的X线直接征象是龛影,适用于对胃镜检查有禁忌或不愿接受胃镜检查者。
: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而无需胃镜检查,常作为根除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辅助检查
:
试验阳性提示活动性溃疡,如GU病人持续阳性,应怀疑癌变
辅助检查
处理要点
目的:消除病因、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和防治并发症。
(一)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西咪替丁
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

泌的药物奥美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
潘托拉唑
碱性抗酸药中和胃酸,迅速缓解症状
抑制壁细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