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节概述
胸部是由胸壁、胸膜和胸腔内器官三部分组成。
骨性胸廓由胸椎、
胸骨及连在其上的
十二对肋骨构成。
胸腔内由胸膜覆盖,脏层
胸膜与壁层胸膜间有潜在
间隙称为胸膜腔。
胸膜腔内为负压:
吸气为-8~10cmH2O
呼气为-3第一节概述
胸部是由胸壁、胸膜和胸腔内器官三部分组成。
骨性胸廓由胸椎、
胸骨及连在其上的
十二对肋骨构成。
胸腔内由胸膜覆盖,脏层
胸膜与壁层胸膜间有潜在
间隙称为胸膜腔。
胸膜腔内为负压:
吸气为-8~10cmH2O
呼气为-3~5cmH2O
两个,互不相通
胸腔分为右肺间隙、纵隔和左肺间隙。
纵隔:不是一个器官,而是一个解剖的区域
两侧胸膜腔压力平衡是纵膈位置恒定居中的根本保证。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4个原因)
(4种情况)
(二)体征
:胸壁表面、运动情况
:压痛、捻发音、骨摩擦音、气管移位等
:积气鼓音、积液浊音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三)辅助检查
诊断性穿刺、X线检查
主要症状
五、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遵循ABC原则。呼吸困难者,经鼻孔或面罩供氧,必要时,可行气管内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
,抗感染。
:补液,输血等
(二)手术治疗(剖胸探查的指征)
进行性出血、严重气管支气管损伤或肺裂伤、
心脏压塞、胸腹联合伤、存有异物。
抢救生命
第二节肋骨骨折
肋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最常见
肋骨的特点:
4~7肋长而薄,固定、易折断
1~3肋粗短,且有锁骨、肩胛骨及胸肌保护,不易折断
8~10肋长,前端有肋软骨形成肋弓
11~12肋前端游离,弹性较大
一、病因
:直接暴力、间接暴力(钝器撞击、跌倒、胸部前后挤压)
:恶性肿瘤、营养不良、长期激素治疗
:咳嗽、打喷嚏
连枷胸(反常呼吸运动)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特别是前侧局部胸壁,可因失去完整肋骨的支撑而软化,吸气时,软化区的胸壁内陷;呼气时,该区胸壁向外鼓出;此类胸廓称为连枷胸;这种现象称为反常呼吸。
若软化去范围大,纵隔左右扑动,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四、处理原则
(一)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止痛、固定、防治并发症。
(二)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止痛、固定或局部加压包扎;
,或两侧都有反常呼吸而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控制反常呼吸;包扎固定、牵引固定、手术内固定。
,防止感染。
~4周,维持呼吸功能。
(三)开放性肋骨骨折:清创缝合,内固定术,包扎固定。合并气胸、血胸者行胸膜腔闭式引流。应用抗生素,TAT。
宽胶布固定的方法:由下向上叠瓦式固定,后起健侧脊柱旁,前方越过胸骨。
宽约7~8cm,长病人胸围2/3,固定2~3周
,中央区~3Kg~3周
软钢丝骨科普通钢板等
记忆合金肋骨骨折内固定接骨板
抓握式
肋骨环抱接骨板:粉碎性骨折
又称肋骨爪形钢板
五、护理措施
维持有效气体交换
减轻疼痛
预防感染
现场急救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密切观察
固定
药物止痛
协助或指导病人咳嗽
密切观察体温
有效咳嗽
注意开放性损伤患者
合理使用抗生素
第三节气胸
一、闭合性气胸
(一)概念:空气经肺或胸壁的伤道进入胸膜腔,伤道迅速闭合,不再有气体进入胸膜腔,胸膜腔与大气不相通。
(二)特点:多是肋骨骨折的并发症、不再继续漏气
胸膜腔内压增高,仍<大气压,患侧肺部分萎陷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萎陷30%以下无明显症状。
:萎陷60%以上,患者出现低氧血症。
胸闷、胸痛、气促、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
:无需治疗,1~2周自行吸收。
:胸穿抽气、胸膜腔闭式引流。
。
处理原则
病理生理
,纵隔健侧移位,患侧肺萎陷。
(随呼吸),影响腔静脉回流
,加重缺氧
(四)临床表现和诊断
胸壁见到一吮吸性伤口而在呼吸时发出“嘶嘶”声。胸部及颈部皮下可触及捻发音,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伤侧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发绀明显、休克
伤侧肺萎陷、气管及心脏向健侧移位。
三、张力性气胸
(一)概念:又称高压性气胸,伤后伤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活瓣,致吸气时空气从裂口进入胸膜腔内,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只能进入而不能排出,腔内随着空气的不断增多,压力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