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梁衡散文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梁衡散文读后感.docx

上传人:xx 2022/9/4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梁衡散文读后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梁衡散文读后感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最早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时期,素有美文之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梁衡散文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梁衡散文读后感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在漫漫五千年里,有这样一些人
梁衡散文读后感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最早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时期,素有美文之称。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梁衡散文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梁衡散文读后感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在漫漫五千年里,有这样一些人被历史记住,甚至使山河易姓。合上《梁衡散文》,我心中波涛起伏,一时思绪万千。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被后人景仰,但历史上的他曾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任地方小官。而在他任这小官时,仅八个月,他就除鳄,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办教育,干了四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设身处地的想想,韩愈是被贬啊,他干嘛多管闲事呢?他是个贬臣,老老实实等机会便是,他干嘛主动参政啊?可他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有能力做些什么,他认为比起百姓之苦,他的冤他的苦不算什么。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心系百姓!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功名,只为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几百年后,历史又等来了一位蹒跚的老者,他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他就是林则徐。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多么慷慨激昂的话语,多么汹涌澎湃的豪情壮志。但他太天真了,这不是他说了算,得听皇帝的。上职一年半后,他就被贬到伊犁。在此途中他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不管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身去堵,事后别人论功行赏,他依然要发配伊犁。每每读到这里,我心中总是愤懑不平,为林则徐喊冤。有时我还觉得他好傻,朝廷不用就不用,你林则徐又不是那种离开朝廷就活不下去的人,皇帝昏庸无能,奸人当道,那你不能世人皆醉你也醉,世人皆浊你也浊吗但林则徐的骨子是硬的,他的心是热的,他不会因朝廷不重用而不关心国事,他依然为国效力,像一只老黄牛,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六十九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林则徐以罪臣之分行忠臣之事。是什么让他忍受了身体与心灵的折磨,一次次为国建功而不上褒奖名单?是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他爱国爱民,心系天下苍生,以天下为己任。
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想想现实生活中那些凭合法职位,贪赃营私的官员,无论大奸巨贪都被钉在耻辱柱上,而林则徐与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的韩愈,之所以被历史记住,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会被社会所承认,被人们托举出来。
梁衡散文读后感
翻开洁白的卷帙,首先竟是被梁衡先生的幽默吸引了。书中说我想许多同学对我这个作者,大概也会感觉到有一点神秘。11014年我读研究生时有一位同班同学,他的儿子正上中学,学我的《晋祠》,他就说:这作者是我的同学。那孩子仰头看着父亲,足有几秒钟,然后说:这人早死了吧。2022年六一节,北京101中学举办师生与作家见面会。校方问作协,能不能找到我。好像我已经失踪读到此处,就不禁笑了起来。想起原来老师和我们的一段对话。师问:知不知道梁衡是谁?生答:不知道!师问:怎么会不知道,初一学过了他的《夏》的呀?生答:哦还是不知道。师问:知不知道朱自清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