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议收益质量及评价指标
杨治
[摘要]在传统的盈利分析中,人们往往利用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判断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盈利水平。这些指标存在明显的缺陷,即仅仅注意到收益的数量,不能真实、准确、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时甚至可能误导投资者。对企业的会计收益不仅要从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进行评价,才能真实、准确、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引导投资者作出正确决策。
[关键词] 会计收益收益质量特征评价指标
传统的盈利能力分析是一种静态的分析,不能从动态上反映企业会计收益的发展变化,因此,传统的盈利评价指标并不能真实、准确、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时甚至可能误导投资者。如何能更全面地认识企业的盈利能力,这将涉及收益质量及评价。
一、收益与收益质量的概念
(一)收益
收益既可以指企业会计报表中披露的收益数据,也可以指企业实际获得的收入和利得。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方面,从信息角度看,收益主要是指会计报表上揭示的收益信息,是由企业提供并用来满足使用者需要的。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信息产品,并且这种产品会随着需要的变化而变化。既然收益信息这种产品是用来满足一定需要的,那么它就存在质量问题,收益信息必须具备一定的质量特征。信息的质量特征是有用性,为了满足有用性,信息必须具备两个主要特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其次还有可比性。
另一方面,从经济角度看,收益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报表使用者利用收益信息的主要目的也是评价企业的收益状况,预测企业获得收益的前景。既然收益是指经济利益的增加,那么就有收益多少之分,相应地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强弱之别,因此也存在质量问题。
所以,收益质量也应该包含收益在经济层面上的含义,收益质量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个:
(二)收益质量
1、收益质量是指报表数据在被认定为“合格产品”的情况下,损益表被使用者直接使用的程度或放心使用的程度。这里的“合格产品”是指会计报表被认为真实、公允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2、收益质量是企业报告收益反映实际经营业绩的真实程度,其具体量化的方法可以通过企业财务报告收益与其实际经营收益(从报告收益中剔除非经营因素后得出)的对比来实现。
3、企业的收益质量,是针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和真假虚实而言的,也就是企业通过财务报告反映出来的经营业绩的可靠或可信程度。
4、收益质量是指收益有现金流人保证的程度。
5、会计收益的变现程度是衡量收益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6、收益质量主要取决于资本的保持,而其关键则在于如何进行成本补偿。
7、所谓收益质量,是指在谨慎、一致的财务基础上,一家持续经营企业在某一时期内创造稳定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其中“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在扣除了税费以及支付了用于维持企业现有竞争力的所有资本费用或其他投资之后的现金流量。
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收益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
二、收益质量的内容
收益质量有质和量两方面的内容。
(一)“质”的方面
收益质量的“质”侧重于收益质量的信息层面,是指收益信息的品质,体现为收益数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说明会计报表上的收益数据与企业实际的收益水平和收益能力的接近程度,以及报表数据与报表使用者所需信息的相关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