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业行业物联网应用
2010-01-20
目录
农业行业应用现状
农业行业信息化
农业行业物联网需求
价值链结构
物联网解决方案
物联网应用发展思路
农业的行业应用现状
农业行业信息化程度较低,许多地域农业装备化、机械化都尚未实现,物联网应用处于空白。
有限的信息化集中在农业服务领域,生产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有限,且未实现规模化。
目前农业行业物联网的应用主要包括:
农业行业污染监控
绿色食品溯源
农业行业污染监控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监控,以视频和传感器监测手段为主,对农业化学肥料、农产品提炼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监控管理。
绿色食品溯源
操作
山东寿光二维码在国内首次应用于蔬菜产品的追溯,对于打造强势寿光蔬菜品牌,加快寿光农业产业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溯源信息
反馈专区
信息发布区
应用案例:山东寿光绿色食品溯源
农业行业特征
农业的行业特征
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低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基本仍以小农生产方式为主
我国地少人多以及多丘陵地域,规模化农业种植受限制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技能低,接受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基础和和经济基础薄弱。
存在问题
农业信息化不受重视、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信息化的迫切需求形成矛盾
物联网是深度的信息化,农业行业信息化的现状将制约物联网在该行业中的应用和普及。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内容包括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设施建设、信息需求者和信息服务提供者之间关系的构建和协调,它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强化政府管理服务职能等新形势和新任务,都对农业农村信息化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及设施的应用,切实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与社会管理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
通过多种网络渠道提供信息服务,加快政策、科技、市场、气象信息和文化知识向农村传播,支持亿万农民享用各种信息资源,帮助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及信息化,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共享、互动的平等关系,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
强化政府管理服务职能
1
2
3
积极推行政务公开,通过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等适用手段,建立快捷、便利的信息渠道,及时发布信息,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
建立反应灵敏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获取经济运行动态和社会情况,以便更科学有效地进行调控
积极将现代信息技术及信息服务融于“三农”工作,不断创新管理与服务方法,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生产技术传播
市场信息传递
灾害防控
农业生产指挥调度
动植物疫病防控
生产条件控制
农业信息化
中国移动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等资源优势,为农业部及农业系统提供优质、优惠、便捷的基础通信服务,并协助推进信息化建设。
农业产业信息化改造
农业生产经营信息服务
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
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移动利用12582农信通平台的互联网、语音、短信、彩信等多种服务手段以及农村信息机等各类终端,协助农业部加强12316农业服务热线及短信、农技110、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发布、农资市场价格和质量信息发布、农技培训、灾害预警、农村政策咨询等农业信息服务建设,丰富服务农民的形式与职能,探索农技推广服务的新模式。未来逐步过渡到共建12316农业服务热线。
现代农业示范区信息技术应用
农业生产指挥调度系统建设
共享各级行政资源、信息资源和专家资源
共建农村信息服务站
共享涉农信息服务人员、实体渠道、信息采集与发布等各方面资源
围绕发展精准农业、设施农业
建立农业信息化示范点
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联合推进TD技术在农业部门的应用
办公自动化
视频会议
基础电子政务平台
全国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农业部和中国移动通过项目合作,利用移动通信技术推动农业管理信息化。一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农业投入品监管;二是开展动物重大疫情防控和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三是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四是加强对畜牧养殖监控;五是强化对渔业捕捞与养殖监管;六是加强对农机跨区作业的调度;七是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八是推动农业产品市场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建设;九是开展农情信息调度和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