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秦皇岛民族路北延伸二期工程
-2-
秦皇岛民族路北延伸二期工程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单位:秦皇岛兴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1年4月1日
秦皇岛民族路北延伸二期工程
-2-
目录
第一
秦皇岛民族路北延伸二期工程
-2-
秦皇岛民族路北延伸二期工程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单位:秦皇岛兴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1年4月1日
秦皇岛民族路北延伸二期工程
-2-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一、工程简介 3
二、编制依据 3
三、地质情况 3
四、地下水情况 4
五、施工管理目标 5
六、施工组织 5
第二章施工准备 5
一、技术准备 6
二、人员组织 6
三、机械设备 6
第三章现场清表及路基基底处理 7
一、表层土处理 7
二、路基基底碾压处理 7
三、路基及边坡范围内标高百格网测量 7
四、施工机械使用 7
第四章土方调配及处理 8
一、土方调配 8
二、土方外购 8
第五章土方施工方案 9
一、施工工艺 9
二、路基雨季施工措施 17
三、压实标准 18
四、保证措施 19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秦皇岛民族路北延伸二期工程,土方施工方案包括102国道以南K2+300~高速以北K4+200全部道路、桥梁工程土方施工。其中工程包括:102国道立交桥、石油管道桥、京沈高速公路立交桥基础施工前降土、台背回填、主线道路及辅路土方施工。
二、编制依据
①.甲方提供的施工图纸;
②.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实际勘察情况;
③.《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④.《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⑤.《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⑥.《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⑦.《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DB13(J)53-2005】
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规程》【DB13(J)54-2005】
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及投标文件;
三、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强风化混合花岗岩→中风化混合花岗岩。地质状况分析如下:
第①层(时代成因Q4ml):素土层。黄色~红褐色,稍湿,松散~稍密,主要由砂性土和粘性土为主,混有碎石,夹杂植物根茎,分部连续。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
第②1层(时代成因下伏太古代Ar):强风化混合花岗岩。黄褐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采取率低小于10%,属软岩,岩体质量等级为Ⅴ级。夹有石英岩脉和黄斑岩脉。其中,石英岩脉以零星脉状穿插于混合花岗岩中,,其风化程度弱于混合花岗岩,岩芯呈碎块状,质地坚硬敲击有声;黄斑岩脉主要以似层状分布于场地南部,其风化程度强于混合花岗岩。
第②2层(时代成因下伏太古代Ar):强风化角闪岩。暗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角闪岩、云母等矿物组成,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芯采取率低小于20%,属软岩,岩体质量等级为Ⅴ级。角闪岩多以岩墙或岩株状浸入混合花岗岩中,其风化程度略强于混合花岗岩,岩芯多呈碎块状。
第③1层(时代成因下伏太古代Ar):中风化混合花岗岩。黄褐~灰白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矿物组成,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结构部分破碎,钻探岩芯呈短柱状,锤击声脆,不易碎,有分化裂隙,多被石英脉充填,岩芯采取率50%左右,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夹有伟晶岩脉、石英岩脉和黄斑岩脉。
第③2层(时代成因下伏太古代Ar):中风化角闪岩。暗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角闪石、云母等矿物组成,结构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芯采取率30~50%,岩体质量为Ⅳ级。角闪岩多以岩墙或岩株状浸入混合花岗岩中,其风化程度强于混合花岗岩,岩芯多呈短柱状。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页码:
四、地下水情况
地下水埋藏条件及类型:本场地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岩石中的空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风化带中,主要含水层为②层和③层风化岩层,根据本地经验,混合花岗岩风化层渗透系数一般K=,属弱透水层。根据钻探所揭露风化带中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存在小型挤压式破碎带,但大部分裂隙均被充填,其透水性和富水性一般,多表现为各向异性,常呈带状和脉状分布。勘察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