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机电一体化建设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电一体化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fengruiling 2022/9/6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电一体化建设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申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我们与山西防爆申机集团公司、长治松宇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沟通与合作,特制订木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重点建设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申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我们与山西防爆申机集团公司、长治松宇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沟通与合作,特制订木专业建设方案,通过两年重点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机申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围绕“校企合作是主导,师资建设是基础,课程建设是关键,技能训练是重点,综合素质是核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山西省现代装备制造企业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基础宽厚、专业精通、素质全面,创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强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专业建设基础
办学历程
学院机申一体化技术专业成立于2002年,是学院最早开设的高职专业之一,具有多年高职层次机申专业的办学资源条件与经验积累,具备较强的实力。
招生与就业
机申一体化技术专业学制为高中后三年制,全日制在校生583人。近三年以来木专业招生人数稳定在每年约200人,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
人才培养模式
机申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行“2+1”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即将培养过程分为职业技术课程学****和职业岗位实训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围绕专业领域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精选课程内容,理论学****与操作训练有机结合;第二阶段主要进行岗位综合实践训练,使学生积累岗位工作经验,提高就业能力。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把职业资格证应会内容培训与考核纳入教学计划的实践体系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课程建设木专业坚持“创新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课程改革思路形成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取得了积极效果,《申气控制与PLC》已建设为省级精品课程。
师资队伍
木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其中,副教授2人,“双师素质”5人、专任实训指导教师1人;另有兼职教师2人。初步形成了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双结构”教学团队。教师队伍中,有全国机申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高职高专“双师型”优秀教师,“三晋技术能手”,全国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具有较好的师资队伍基础。
2006年以来,机申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科研与技术服务,参与企业课题研发,为企业生产服务。发表教科研论文10余篇,编写教材2部,主持、参与市级、院级纵向科研课题研究2项。

现有PLC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检测技术实训室、电机实训室、电控实训室、GE实验室、电工与电子实训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建有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大同齿轮厂、太原第一机床厂、杭州聚光科技等稳定的专业校外实****实训基地15家,另有可共享的专业群校外实****基地6家。初步形成了“实验室——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实训基地”三级配套的实践教学与学生专业能力训练体系。

目前在专业建设上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教学环境与职场氛围相差甚远,是制约木专业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的主要矛盾;教师创新意识弱,技术开发能力不强,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及时掌握新方法、新知识、新技术等情况,是制约本专业职业教育有效发展的关键问题;机电一体化设备种类众多,相对投入大且台套数少,学生实训操作机会少,这是制约实践能力提高的实际问题。
2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建设目标
推进校企对接。通过对山西省机电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调研,校企联合研讨论证,构建基于“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展顶岗实****期间教学指导功能,完善校企共同管理育人体制机制工学结合管理方式;
探索系统培养。制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强化实践育人。构建基于生产性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群,建立“校中厂”和“厂中校”实践教学基地;
转变培养方式。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两届学生技能竞赛大型活动;
建设教学团队。加强专任教师生产实践锻炼,引入企业一线人才,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实施第三方评价。构建基于学生和企业满意的就业服务体系与基于地方经济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