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所得税会计认知路径研究
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会计人士的思维方式去探寻新所得税会计的认知路径,可以为进一步拓宽绿色会计新领域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所得税会计的解读是一道难题。尽管已有准则指南和多种版本的阐释,但是,各种读本大都在复制准则及指南的原话而显得十分拘谨,使人无从获得一种困惑顿消的感觉。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诠释一二,借以与业内同仁交流。
一、沿照西方人的认知方式切入话题
应当说,无论所得税会计,还是增值税会计(不在本文叙及),都是西方人(指以欧美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士,下同)率先发明与应用的重大成果,在理论阐释、模型设计和技术操作上都堪称了不起的杰作,具有理念与实务紧密契合的典范效应。但是,笔者又常常陷于忙碌地掌握操作层面的事情,而时常会将人家的认知方式弃置不顾。笔者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并认为,不能忽视方法与理念之间的承启关系,尤其是不能忽视前者对后者的路径依赖。
(一)借鉴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为我所用
在普遍的印象中,西方人阐述问题简明练达,讲究直奔主题。而笔者基于东方文化的背景,传统观念造就了一种细腻,严整的表达八稳。
如果做一般的文化比较,东、西方各领风骚,互展所长,无可厚非。然而,在解读现代会计的时候,笔者遇到了两种思维的碰撞,差异立见,不可小觑。比如,对会计元概念的界定,笔者曾将“所有者权益”解释为“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所拥有的权益”,然后紧接着又解释,“净资产是指资产总额减去负债后的差额”。西方会计则是在先行界定资产和负债两个概念的基础上,随后作“业主权益”(或“资本”,即对应于笔者的“所有者权益”概念)的定义时,就直接表述为“一企业的资产超过负债之数,就是业主权益”。
(二)更新思维定势
由于思维定势陈旧,笔者不易跳出生成性和固有性的困惑,难于放弃头脑中现有的一切。因此,需要勇于学习、勇于探索、勇于摒弃陈旧观念,更新思维定势,经济转型期尤其如此。
首先,保持并增强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和应变能力,这样才能催生新观念、新程序。笔者认为,承认思维与文化差异是解惑与摆脱迷失的路标。以新视角看待新事物、新惯例,吸纳、融入国际准则,才能把握所得税会计新法的要义。
其次,所谓倒向思维、逆行思索,是一种旨在施行非常规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采用迂回策略,从而使隐性认知价值得以展露。这一思维方式,对于掌握所得税会计新法,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逆序思维、换向切入,其中特别强调熟记要领。比如,过去曾-度执行过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就是从利润结果出发,逆向计算,即当初进行收支结转时,不该作为利润增量加进来的数额,现在要减去;当初不该作为利润减量减出去的数额,现在要补加回来。这种认识事物的逻辑与方法非常值得关注与思考。
二、解读新理念
树立科学发展观,解读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需要打破权责发生制的原有局限,拓宽权责发生制的认知领域;需要转变旧概念语境,强化新概念语境:需要彻底转变收益决定观,指向资产负债观等新理念。
(一)广域权责发生制和资产负债观的解读
1 从权责发生制广域基础出发确认资产和负债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并与国内新企业所得税法相一致,都确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