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艾滋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艾滋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

上传人:suijiazhuang2 2022/9/7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艾滋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艾滋病(成人)中医诊疗方案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可控性传染性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病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根据病原学、临床表现、预后转归等特征,艾滋病归属中医“疫病”、“虚劳”等范畴,多由疫毒侵袭、耗伤正气、日久全身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艾滋病(成人)中医诊疗方案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可控性传染性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病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根据病原学、临床表现、预后转归等特征,艾滋病归属中医“疫病”、“虚劳”等范畴,多由疫毒侵袭、耗伤正气、日久全身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受损而发病,中医临床采用病证结合治疗可以扶正祛邪、改善症状、延缓发病及减毒增效等。
本方案是中医辨证论治艾滋病(成人)的总体方案。对于艾滋病感冒、咳嗽、呕吐、泄泻、血浊、贫血、痹症、蛇串疮、皮肤瘙痒、药物性肝损伤、免疫重建不良、HIV感染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参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印发的泄泻等12个艾滋病常见病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5〕83号)。
—、诊断
(一) 疾病诊断
参照《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2008)。
(二) 证候诊断
HIV侵袭人体后,正邪交争,元气渐亏,气血阴阳日损,最终脾肾阳虚、阳损及阴、阴阳离绝。证候演变多由实证向虚实夹杂证、虚证发展,其中HIV感染者以肺脾两虚证为主,AIDS患者以脾肾阳虚证为主。性传播者以肝郁气滞、阴虚内热、脾肾阳虚为主。静脉吸毒者以热毒内蕴、气虚血瘀、气阴两虚为主。有偿供血者以肺脾两虚、脾肾阳虚为主。临床常见证候如下:
热毒内蕴证:不规则发热,体温38笆左右,皮肤红疹或斑块或疱疹(疼痛剧烈,面积大,反复难愈),或口疮(多发、易复发、面积大,缠绵难愈),或有脓疱,或躯干四肢有疖肿,或疮疡,伴红肿热痛,或咳嗽痰黄,口苦口臭。舌质红或绛,苔黄腻,脉滑数。(静脉吸毒感染者、早期感染者较多见)
肝郁气滞证:胸胁胀满,善太息,情志抑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咽干,全身淋巴结肿大(一般大于1cm,多发于耳前、耳后、下颌、腋下、腹股沟等处);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少腹结块。舌苔薄白,脉弦。(早中期感染者、性传播感染者较多见)
肺脾两虚证:声低懒言,神疲乏力,久咳不止,气短而喘,咯痰清稀,面白无华,食欲不振,食少,腹胀,便溏,以慢性腹泻多见,次数多于3次/日,持续时间长,抗菌素治疗效果不明显。舌淡,苔白滑,脉弱。(采供血感染者、中晚期患者较多见)
气虚血瘀证:面色萎黄或黯黑,乏力、气短,躯干或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午后或夜间发热,遇劳复发或加重,自汗,易感冒,食少便溏,或脱发。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静脉吸毒感染者、合并HCV感染者,中晚期患者较多见)
阴虚内热证:两颤发红,形体消瘦,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失眠盗汗,五心、烦热,咳嗽,久嗽,乏力、气短,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少苔,脉细数。(合并结核、中晚期患者较多见)
气阴两虚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动则加剧,易感冒,或伴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形体消瘦,体重减轻,或见干咳少痰。舌体瘦薄,舌质淡,苔少,脉虚细数无力。(中晚期患者较
多见)
脾肾阳虚证:面色白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中冷痛,或腹胀肠鸣,腹泻剧烈或五更泄泻,下利清谷,或小便不利,或面浮肢肿,或见小便频数,余沥不尽。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细弱。(采供血感染者、性传播感染者、晚期患者较多见)
二、治疗方案
(一)中药治疗
热毒内蕴证
治法:清热解毒,宣散透邪。
推荐方药:黄连解毒汤合升降散加减。黄连、黄苓、黄柏、栀子、僵蚕、蝉蜕、姜黄、大黄、荆芥、防风、牛蒡子、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丹皮、桔梗、薄荷、甘草。
口疮者,加半夏、生姜、黄连、细辛等;咳痰黄稠者,加芦根、冬瓜仁、前胡、鱼腥草等;疮疡者,加土茯苓、滑石、苦参等。
推荐中成药:唐草片、牛黄解毒丸、防风通圣丸等。
推荐经验方:黄苓、穿心莲、绞股蓝、茯苓、意苡仁、砂仁、黄芪、苍术、黑蚂蚁、灵芝。
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白芍、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甘草。
泛酸者,加吴茱萸、黄连、煅瓦楞子等;呕恶者,加半夏、生姜、乌梅等;善太息者,加瓜萎、乌药、厚朴等;乳房胀痛、少腹结块、全身淋巴结肿大者,加龙骨、牡蛎、海藻、昆布等;咽干口苦者,加黄苓、栀子、龙胆草等。
推荐中成药:加味逍遥丸、四逆散等。
推荐经验方: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甘草、意苡仁、白花蛇舌草、贝母。
肺脾两虚证
治法:益肺健脾。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茯苓、白术、山药、莲子肉、白扁豆、意苡仁、砂仁、桔梗、炙甘草。
面部虚浮、下肢浮肿者,加黄芪、汉防己等;腹泻者,加诃子、乌梅等;咳嗽者,加半夏、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