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零售的哲学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零售的哲学读后感.docx

上传人:平平库 2022/9/7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零售的哲学读后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零售的哲学读后感
零售从业者必读!零售圣经!日本新经营之神代表作。无论卖什么都能大卖的零售哲学!全球最大的便利店连锁公司创始人铃木敏文,结合40多年零售经验,为你讲述击中消费心理的零售哲学。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零售的哲学读后感,欢迎大家
零售的哲学读后感
零售从业者必读!零售圣经!日本新经营之神代表作。无论卖什么都能大卖的零售哲学!全球最大的便利店连锁公司创始人铃木敏文,结合40多年零售经验,为你讲述击中消费心理的零售哲学。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零售的哲学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零售的哲学读后感1
记得2022年我刚转岗到销售部做改装车销售经理的时候,有一位前辈向我推荐了一本书《零售的哲学》,说是送给我这个销售行业小学生最好的启蒙教科书。读完以后,结合着日后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发现书中的道理确实让人受益匪浅。现在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希望也能帮你了解成功销售的秘诀。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7-ELEVEn取得成功的经营故事。7-ELEVEn公司是日本零售业巨头,世界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它创立于1973年11月,品牌原属美国南方公司,2005年成为日本公司,在日本和全球拥有庞大数量便利店、超级市场、百货公司、专卖店等,这个月福州刚好也开了第一家7-ELEVEn,听说排队的人都挤破了头,足以可见它的品牌效应。7-ELEVEn多年来广受欢迎的原因是,产品和门店始终紧跟消费者的****惯而变化。正如它的创始人铃木敏文所说:我们唯一的竞争对手是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而不断改变自己来迎合顾客的需求,恰好能够一直满足便利原理。这种不断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并一直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对于任何一个销售员来说都是通向成功的基本要求。
回到实际工作中来,我在与改装厂客户的沟通中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解客户需求的重要性。改装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尤其是基型车的车型配置和数据的变化对于改装厂客户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基础信息,只有通过非常充分的前期沟通,完全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根据其实际的情况向客户提供合适的车型和正确的配置,从而避免因为配置问题或数据错误造成的换车或退单问题,减少客户和公司不必要的损失。不了解客户的需求就进行销售的行为和医生不了解病人的病情就用药一样,是草菅人命。
了解客户的需求很重要,时刻了解他们需求的变化更重要。因为市场是一直在不断变化的,客户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作为公司和客户桥梁的销售员必须要紧跟客户的脚步,保持长效沟通及时了解需求的变化并积极地反馈给公司,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变更和配置升级,这样才能第一时间助力我们的客户占得先机。客户的业绩上去了,我们的产品销量自然也就不会差了。
作为一名销售人员,时刻都应该铭记这样的道理:我们销售出去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是了解客户需求,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一份承诺。最后诚挚推荐此书,与你共勉。(潘翔)
零售的哲学读后感2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樊登读书会上,当听到7-Eleven每年以1010-2000家的速度开店时时,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太牛了!截止到2022年2月,已经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太不可思议了。我们小区门口就有好几家便利店,很平常啊,我从来没有想过便利店可以做到如此规模。
本书的作者铃木敏文,也就是7-Eleven的创始人,原本只是一个普通职员,被骗进零售公司,却带领着公司做到了全球第一。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他的独特的零售哲学是什么呢?

铃木敏文善于打破常规,从不以过往的经验作为决策依据。决策的依据只有一个,顾客的需求。
当初要加盟美国便利店的时候,曾遭到公司内部强烈反对,都认为大型超市是趋势,便利店是逆势而行。而铃木敏文认为中小型商店生产效率更高,满足社会老龄化发展需要,可以与大型商店进行差异化经营。这才有了后来被称为业界先驱的7-Eleven。
为了减少库存,向供应商提出小额配送,被供应商指责违背常识。但是铃木敏文坚持一次又一次上门游水说。终于都同意小额配送。
为了在新年也能为顾客提供新鲜的食品,向供应商提出正月发货的请求,遭到拒绝。那时候生产制造商过年都放假,又一次违背常识。但是铃木敏文还是坚持一次又一次上门游说。终于陆续同意供货。
为了提高效率,开创了共同配送的物流结构。按产品的温度划分,冷冻型、微冷型、恒温型、暖温型,跟温度段集约化管理。
为了满足顾客希望在店内增设ATM机的要求,开了银行。只做取款业务,收取手续费,三年内实现了盈利。
铃木敏文的很多决策在当时看来都违背常理,实践证明却是远见卓识。判断一项事业是否可行,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深入考察是否符合需求。

市场在发生变化,产品的供应远大于需求,买方正占据强势地位。不再是过去廉价=畅销的时代,比起价廉,消费者更看重物美。没有品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