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古诗鉴赏中的景与情.ppt

格式:ppt   大小:8,213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鉴赏中的景与情.ppt

上传人:ranfand 2017/8/3 文件大小:8.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鉴赏中的景与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试题频频出现考查古诗中写到了怎样的景,这种景抒发了怎样的情一类的考题。:
如2007年北京卷第12题对苏轼《望江南》这首词设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一首词作赏析。”
2008年天津卷第16题考查王维的《山居即事》的后两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2009年江西卷第14题第二问:前人认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的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为全诗动人处,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9题考查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设题为:“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1
古代诗歌中的情与景
2
明代胡应麟《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宋代范希文《对床夜话》中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化景物为情思。”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中更明确提出了景语与情语的概念并提到二者的关系:“不能入景语,又何能情语耶?”“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而王国维则更在《人间词话》中明确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
古人早就注意到了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3
诗人写景的目的是抒发感情。
1、情景分写,情景互见。
可先景后情,也可先情后景;有一句景一句情的,有一联景一联情的,也有一阕景一阕情的;先景后情,情感易把握;先情后景,一般情感较含蓄。
2、只写景,不写情,景中含情。
4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情与景的关系:
5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首词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抒发作者对江南的追忆?
①这首词运用借景抒情来抒发作者对江南的追忆。②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③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的情感。
[题型——情景关系类]
6
情与景关系题
思路:关系+ 内容+ 气氛+ 情感
步骤:
(关系)
描写……
营造……
表达……
7
情与景的内在联系
8
⑴情景关系的具体表现: 以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哀情。——正衬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反衬 ⑵怎样写景:①从多种感觉写;②动静(有声无声)搭配写;③总分结合写;④借助修辞方法写;⑤借助联想想象写。
9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诗歌借景抒情,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盎然,作者以“莺争”“燕啄”“绿杨”“白沙”等意象,从动态到色彩,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尽的爱意——乐景,借乐景抒发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一)乐景写乐情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