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古诗词翻译的似与美.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词翻译的似与美.doc

上传人:晴雯 2022/9/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词翻译的似与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词翻译的似与美
彭湘【摘要】本文从许渊冲先生所提出的三似和三美论出发,对比了陶渊明《饮酒》的不同英译本。认为古诗翻译中三似是低标准,三美才是古诗的高标准。即翻译古诗词必须做到使译文能再现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
【关键词】古诗词翻译古诗词翻译的似与美
彭湘【摘要】本文从许渊冲先生所提出的三似和三美论出发,对比了陶渊明《饮酒》的不同英译本。认为古诗翻译中三似是低标准,三美才是古诗的高标准。即翻译古诗词必须做到使译文能再现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
【关键词】古诗词翻译;意似;音似;形似;意美;音美;形美
一古诗词翻译的似与美
从古至今,有不少翻译家对文学翻译的标准进行过研究和定义。如严复的信达雅,形似与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如今许渊冲先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就是要把文学翻译提升至翻译文学这个层次。他认为:翻译求似,文学求美,似是文学翻译的低标准,美是高标准,似而不美的文学翻译不能算是翻译文学。古诗词属于文学范围,又有其特殊的特色。翻译界的人士常说,翻译文学作品难,译诗更难,翻译古诗难上加难。古诗词的翻译标准该是怎样呢?这里可以引用许渊冲先生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翻译的艺术就是通过原文的形式(或表层),理解原文的内容(或深层),再用译文的形式,把原文的内容再现出来。这种再现不是机械地逐字对译,而是原文“意美”的再创造。翻译散文一般只要再现原文的“意美”,而翻译诗词,却除了“意美”之外,还要尽可能的再现原始的“音美”和“形美”。那么这里他就指出了古诗词翻译的标准,即音形意三美。但是在追求美之前首先要追求似,似对应的也包括音形意三似,三似是三美的基础。似也就是说要对等,要真;而美则表示要优化。所谓“优美”就应该是优化创造美。优化的译文,具体说来,就是具有意美,音美,形美的译文,这在诗词翻译中更加明显。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应该是美的,如果把美的文学作品译得不美,那也不能算忠实,不能算真,所以似而不美的译文不能算是文学翻译,更不能算是翻译文学。所以如果译文似而不美,那就要舍似求美。那么三似和三美究竟有什么深层的联系,三美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它们在古诗词翻译中应该怎样衡量呢?
许渊冲认为:"三美"的重要性并不是鼎足三分的:意美是第一位的,音美是第二位的,形美是第三位的。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可得兼,首先可以不要求形似,也可以不要求音似;但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
二古诗词译文比较分析
下面本文将对陶渊明《饮酒》第五首诗的不同译文进行比较。

我们先来看一下诗词前面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从两位外国友人的翻译看得出这两位译者对原诗的理解是一样的,即从客观的角度来理解这两句诗词,认为诗中所指“车马”是真正的车马,所以都译成了carriage和horse。其实“车马喧”是对***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并非指真的车和马。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其实从诗人后面的“问君何能尔”这一设问句就可以看出来,诗人向读者解释了这个原因,并不是客观上没有“车马喧”,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