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向往“至圣”的道德理想境界.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向往“至圣”的道德理想境界.doc

上传人:熙凤 2022/9/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向往“至圣”的道德理想境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向往“至圣”的道德理想境界
郑丽芹冯兆海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05-01
《中庸》的第十三章开头就说:“为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向往“至圣”的道德理想境界
郑丽芹冯兆海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05-01
《中庸》的第十三章开头就说:“为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子思讲了做人的最高境界,讲了只有天下达到极顶智慧和道德的人,才能有的境界。由开头贯下五个分句,也可谓字字珠玑,耐人寻味。
第一分句说了:能够聪无不闻,明无不见,睿无不通,知无不达,自然足以君临天下。
这自然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唯如孔子、周公之大贤或英明之君主等或可达到的智慧的至境。虽然如此,但我想:既然人类追求共产主义之类的崇高理想或信仰,也曾经或还能激励人们为之奋斗。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追求这至圣的境界而自我激励呢?
正如我们小时候读武侠小说就想当剑客,读历史书籍就想当英雄豪杰乃至帝王一样,读孔孟之书,为什么就偏不想做圣人呢?我们应该树立崇高理想。当今的学生,由于理想信念缺失出现的问题,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注意了。而崇高信念的缺失更值得我们关注。
子思的话,固然有与生俱来的上智的意味,但也有激励人们向往追求之意,否则,言之何益!其实,就是激励我们通过努力而广见博闻、睿智达理。即便是君临天下的上智,不也是要人去达到的吗?
况且,任哪一个圣贤,也要靠后天的努力乃至苦难的历练,才能达到目的。否则,孟子又何必说什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之类的话呢?毛泽东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历尽磨难,处世能叫万物感应,决断曾使天下归心,应该是君临天下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讲得痛快。正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志者事竟成。我们当有凌云之气,长风破浪之志。
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建立近期目标的同时,更当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崇高理想。这对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同样适合,倘以为不能达而作罢,那么当世乃至后世,就不指望有圣人出现了吗?正如没有发明创造的热望难当发明家,连班长都不想当的士兵甭指望当元帅一样。就是我们自己,也应当而且可以追求一种至高境界,即使不为圣贤,也可有所修为吧。
第二分句,其实在讲“仁”:即有了仁,自然宽宏舒裕,温和柔顺,足以包容天下。
这也在“至圣”的涵盖之内。然而,这里的宽宏大度与温和等,确是我们可以达到的。教师热爱学生,对之宽和仁厚,有长者之风,学生自然会亲师重道;重友情,彼此悦纳、容让、温良、厚道……这也无疑是传统美德的范畴。包容共济、团队精神,也是现在和将来都需要的合作精神。而胸襟豁达乃至包容天下的胸怀,也同样是我们可以向往的道德境界。
第三分句是讲“义”:即有了义,自然奋扬强壮,刚健严毅,足以执守道理。
其实就是坚持真理、秉持正义的品质。奋发、强勇、刚毅,不是少数圣贤、英雄豪杰、领导干部的专利,我们教师的发愤研修,面对困难表现出的执守道义而不移的意志,也是在言传身教;学生担当道义、意气风发、激扬进取、刚健坚忍、执着勇毅,难道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吗?尤其是现在的有些孩子,养尊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