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周作人“平民”.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周作人“平民”.doc

上传人:雪雁 2022/9/8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周作人“平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周作人“平民”
郭文元摘要:周作人“平民”文学精神强调文学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强调书写者与被书写者作为“公民”的平等性,其为中国现代文学赋予核心价值观。新世纪“底层文学”论争中,跨越“代言者/底层”二分法理论架构的论述,与周作人“平周作人“平民”
郭文元摘要:周作人“平民”文学精神强调文学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强调书写者与被书写者作为“公民”的平等性,其为中国现代文学赋予核心价值观。新世纪“底层文学”论争中,跨越“代言者/底层”二分法理论架构的论述,与周作人“平民”的文学精神非常靠近。在文学属性上,新世纪“底层文学”应在借鉴周作人“平民”文学精神的基础上,在反思现代性的基础上,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周作人;文学精神;底层文学;现代性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底层文学”创作蔚为大观,有关“底层文学”的论争,因其批评者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涉及问题之纷杂,引人瞩目。近期在相关讨论逐渐降温时,面对“底层文学”界定的含混、对“他者化”写作和对底层经验真实性的质疑、对含混的道德批评的批评等问题,有少数评论者从文学史角度梳理新世纪“底层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联系和不同,为新世纪这股影响巨大的文学潮流寻找文化资源,开拓发展空间。缘此,本文将梳理20世纪初周作人“平民”的文学精神来重新思考新世纪“底层文学”论争中的一些问题。
一周作人“平民”的文学精神
:“人类的,也是个人的”
1918年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内容,从思想层面率先思考新文学的建设问题。周作人首先说明自己所提倡的新文学,强调的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这里的“人”具有“个人与人类的两重性”,由于“人在人类中”,“个人爱人类,就只为人类中有了我,与我相关的缘故”,“人的文学”便“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却不是种族的,国家的,乡土及家族的”。1919年周怍人又发表《平民的文学》,把“人的文学”进一步具体化为“平民的文学”,并解释说:“我们说贵族的平民的,并非说这种文学是专做给贵族或平民看,专讲贵族或平民的生活,或是贵族或平民自己做的,不过说文学的精神的区别,指他普遍与否,真挚与否的区别。”周作人从谁看的、写谁的、谁写的三方面强调新文学中的“平民”并不是从社会属性指那些处于政治经济下层的社会群体,而是从“文学精神”上指文学所表现表达的“普遍与否”、“真挚与否”。由于“贵族的文学”是“修饰的,享乐的,或游戏的”,是给少数人看的,与之相对的“平民的文学”是写“普遍的思想与事实”,“记真挚的思想与事实”,表达“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研究平民生活――人的生活”,“研究全体的人的生活”的文学。周作人“人的文学”和“平民的文学”的提法有不同的针对对象,但是新文学中的“人”和“平民”都强调的是文学精神,强调这种文学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而不是部分人的,无论这部分人是少数的“贵族”,还是多数的“底层”。
:无产者与有产者同一
周作人以文学精神来界定“平民的文学”,没有用“平民”、“贵族”的社会属性来划分新旧文学,他认为依据社会属性并不能区分“平民的文学”和“贵族的文学”,因为社会属性中的“平民”和“贵族”在思想价值取向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作为民国社会中的公民,周作人认为贵族与平民除却在政治经济方面所处地位不同外,两者的“思想趣味,毫无不同”,平民的思想也是“功名妻妾的团圆思想”,平民所喜欢的旧戏曲中尤有这样的思想。
20世纪30年代前后,从革命文学到左翼文学都强调文学的社会属性,强调文学书写内容和书写者应有阶级属性之分。但在周作人看来,无产者与有产者两个阶级“只是经济状况之不同,其思想却是统一的,即都是怀抱着同一的资产阶级思想”,“贫贱者的理想便是富贵,他的人生观与土豪劣绅是一致的,期间的关系只是目前的地位”、“明太阻是无产阶级出身,可是在他那穷困的时候,便梦想做皇帝显贵,及做了皇帝时,便一味地专制,不顾民生”无产者与有产者“全都想得到富贵尊荣,或者享有妻妄奴婢”,以这样的“阶级本位”来谈文学,则“无产阶级的文学实在与有产不会有什么不同,只是语句口气略有差异”强调阶级性必然使文学变成实践政治目的的工具。对这样的文学周作人批评说:“想着从那革命文学上引起世人都来革命,是则无异乎以前旧派人物以读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的占书来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因此,从文学属性上来说,周作人认为“好的文学,事实上既不是第三阶级文学,也不是第四阶级”,而只能产生在反阶级的文学上,“文学家是必跳出任何一种阶级的”,新文学才会成功。周作人在这里既否定了“无产者写的”和“写无产者的”的文学提法,也否定了阶级文学,既包括贵族阶级的文学,也包括无产阶级的文学,虽然他也承认写出的文学作品在情感思想上是有这种阶级区分的。在这一点上,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