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和田白玉籽料皮色形成与辨别
王平籽料的皮色与毛孔是鉴定和田籽料最为关键的部分,但目前市场上假皮众多,初学者往往很难区别真假,这就给很多和田玉的爱好者带来了不少麻烦,也阻碍了很多喜欢和田玉的爱好者购买的欲望。
造假皮就是用山料来冒充籽料,和田白玉籽料皮色形成与辨别
王平籽料的皮色与毛孔是鉴定和田籽料最为关键的部分,但目前市场上假皮众多,初学者往往很难区别真假,这就给很多和田玉的爱好者带来了不少麻烦,也阻碍了很多喜欢和田玉的爱好者购买的欲望。
造假皮就是用山料来冒充籽料,同时迎合爱玉者喜爱各种皮色的倾向,进而利用山料与籽料之间的价格差距来获取暴利的一种不良行为。但要对皮色进行鉴定对于大量的爱玉者而言非常困难,在此对和田籽料皮色形成的原理及鉴定方法进行叙述与讨论。
和田籽料来源于山料,是山料矿脉经过各种情况的风化后所形成的,最常见的有几个类型,无色的光白子,淡黄色的撒金皮,深红色的枣红皮深黑色的乌鸦皮、浅灰色的秋梨皮等的表现形式。
和田籽料的形成是地质变化导致的结果。和田籽料的形成,最早是从白玉矿脉产出的带有棱角的大块玉料,也就是我们称为的山料,由于各类地质运动,主要是冰川运动,导致山料从上游的交端受河水、冰雹等长期冲击搬运至中下游地区,首先将将山料冲刷成棱角模糊、块状较大的玉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山流水料。这些山流水料的特点就是料块大,磨圆度稍好,但棱角相对分明,表面还留有受到河水长期冲刷出来的水波纹。
山流水料随着冰川的运动给逐渐带离了原始矿脉的形成地,而冰川融化后形成流水则带动山流水料继续向所形成的河流下游滚动并不断风化,最后形成了和田籽料。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冰川运动,河流中各类沙石冲击等情况,和田矿料不断风化,结构中比较疏松的部分则在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持续的水流冲击与石块撞击过程中逐步风化脱离,最后留下的往往是结构最紧密的部分,这就是和田籽料品质是所有白玉中品质最高、质地最为细腻的根本原因。
在持续的冲击与撞击过程中,籽料的表面因为受到各类石块的撞击会形成各种肉眼不可见的微小裂隙,而水中所含有的各类矿物质渗透入这些微小的裂隙并沉淀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铁离子。随着季节的变化流水时断时续,沉淀在微裂隙中的铁离子则因为接触空气发生氧化,形成了三氧化二铁。而随着岁月的流失,铁离子的所形成的三氧化二铁逐步富集,而三氧化二铁(Fe?O?)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是金属氧化物。
如果微裂隙相对较小,三氧化二铁的富集程度相对较低,肉眼所见的就是淡黄色略带红色调的颜色,就是皮色中的撒金皮。
如果籽料风化程度不够,在撞击过程中表面出现了大量的微裂隙且裂隙相对较深,那么三氧化二铁的富集程度就很高,那么所呈现的颜色必定是深红色的,也就是皮色中的枣红皮。
如果籽料的紧密度非常高,无法在表面形成足够的微裂隙,三氧化二铁无法富集起来,那么必定形成的就是白色的光白子。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三氧化二铁如果富集到一定程度,进而暴露在干燥的环境中脱水后(失去了一个水分子),则形成了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俗称磁性氧化铁,就是皮色上有时可见的各类的黑点。和田玉中黑点的形成相对比较复杂,有些则是在矿脉形成过程中就已经产生的,而裂隙中的黑色聚集物则往往是这个过程所导致的结果。
假籽料的制作主要是通过各类方法来模拟自然的风化撞击过程,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