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冬至的日记
冬至的日记1
这里是冬至扫墓。一大早,四周八方的莆田人纷纷到城郊的公墓扫墓。扫墓的时间是在上午,要在中午12点之前扫完。大人们带了许多扫墓的东西,有各种好吃的,但凡现在人爱吃的都可以带。姑姥姥带了鱼,螃蟹,猪肉,年糕,米饭,
冬至的日记
冬至的日记1
这里是冬至扫墓。一大早,四周八方的莆田人纷纷到城郊的公墓扫墓。扫墓的时间是在上午,要在中午12点之前扫完。大人们带了许多扫墓的东西,有各种好吃的,但凡现在人爱吃的都可以带。姑姥姥带了鱼,螃蟹,猪肉,年糕,米饭,面包,纸钱,纸衣服和扫帚一把。叔公带了一样的吃的还有酒,鞭炮,香。
扫墓的程序是,先把带的食品、红烛、鲜花、酒摆好。然后拜土地公,让土地公保佑埋在地下的先人。接着用红漆将墓碑上的字描一遍,由于风吹雨打,墓碑刻字上的油漆已不艳丽。然后上香,每人三注香,面对墓碑鞠躬。叔婆还磕了头,妈妈也跟着磕了头。接着是烧各种纸钱和纸质的用具,最终烧衣服。然后放鞭炮。放完炮,用扫把或者松枝清扫墓地。最终把香、纸钱还有地上抓一把草用石头压在墓碑上。扫墓完毕后,吃的都带走,留下酒和鲜花还有香。每人摘一根柏树枝下山。
下山时,观察很多人陆间续续往山上来,人许多,好像秋天去香山看红叶。扫墓也是全家族亲友的大聚会,有的要同时扫几处,由于一家人又各有各的本家要扫墓。妈妈还遇到了童年的朋友,已经是三十年未见,妈妈已经完全不记得对方了,是姑婆给做的介绍,当年,妈妈5岁时来京之前曾经和她一起合影留念。
我一上午都很快乐,由于有纸烧还有鞭炮放。我还描了字,我描得很好,书法没白学。
中午,我们去叔公家吃饭。有好大的螃蟹还有一种海里野生的鱼。莆田人的饭桌上都是海鲜,没有河鲜,蔬菜只有一到两盘。这几天每顿饭都有鱼、虾、蟹、海蛎子、米粉或者莆田线面。叔公家有自己酿的葡萄酒,我发觉把虾仁泡在酒里吃,味道很好。
冬至的日记2
今日是冬至,依照传统,要去扫墓。昨天晚饭的时候,爸爸就在问我,说你明天有空的话,跟你妈妈一起去扫墓,可以帮她拎拎东西。今日起了个大早,五点半就起来了。六点非常从家动身。六点四十到欧尚超市旁边的车站等候扫墓专车。我们去的还蛮早,只有两三个人在那里等候,究竟首班车是要到七点半发车。可我去了趟厕所回来,队伍就开头排长了。人群中开头起了骚动:扫墓车呢?怎么牌子都不挂出来。等引导牌挂出来,排队伍的红线拉起来,等候的人更加骚动:车子好早点发车了,队伍都已经那么长。我一看表,此时才七点钟。七点二非常,首班车发车,我排在其次个,理所固然地能有个座位,因此路上还不累。
到了半山公墓,进门口就直奔营业厅去交钱,缘由是我爷爷奶奶的墓已经满二十年了,跟网通一样要续费。在营业厅里,我妈妈顺便买了三个花圈:一个给我爷爷奶奶,一个给外公,一个给阿姨。我们根据先近后远的挨次,先去外公这里,再去爷爷奶奶这里,最终去阿姨这里。我妈妈为了今日的扫墓,忙了几天,又是买纸钱、蜡烛之类的,又是要买进贡的豆腐干、鱼之类的,最麻烦的是鱼这些还要烧好,然后当心地放好。到了墓地上,她又把这些东西铺开,又是上香又是烧钱。一样的程序走三遍,弄得我人都发晕。我为她撑伞,手觉得很酸。更要命的是,我阿姨的墓在很高的地方,我妈妈说累死。我这么喜爱爬山的人都感觉有点累,更何况是她呢。等我们三个墓都扫好回去,有更多的人从四周八方涌向公墓里。尽管下雨行走不便,但公墓里保持着旺盛的人气。好不简单挤上车,回到家,也已经近十二点。
冬至的日记3
今夜是冬至夜。三九寒冷,外面寒气彻骨。我家里却暖和如春,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吃了汤圆大一岁”。今晚要吃汤圆了,这是冬至的传统习俗,而且妈妈又特赦,批准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汤圆。我们快乐得在大厅里欢呼雀跃。
只见妈妈先打来几勺白花花的汤圆粉,接着加了些温水与汤圆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汤圆和成了一团。我用手一捏,觉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软滑有弹性。我们照着妈妈和奶奶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揪些小面团,先把小面团搓成一长条,接着把长条分成寸长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两手轻轻揉搓,一个小圆子的汤圆就诞生了。
水开了,我们把一个个雪白的小圆子放进锅里,一个个汤圆像爱睡的小娃娃悄悄地躺在锅底。不一会儿,水又开了,汤圆像一个个打着哈欠、淘气小的娃娃渐渐地浮起来。妈妈赶忙把火力关小,个个汤圆在锅里不断地翻滚着。又过了一会儿,汤圆皮软了,熟了。
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出锅了,上面还撒着用白糖、芝麻和花生磨成的糖料,立刻,我的眼睛亮了,嗅觉也灵了,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圆圆胖胖的汤
圆往嘴边送,太烫了,又赶忙搁回碗里,可是实在又馋得很,只好翻来覆去地把那个汤圆左吹右吹,待它稍稍凉了,又忍不住地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那汤圆色滑雪白,滋润香甜,爽滑软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