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舒婷致橡树(最终稿).ppt

格式:ppt   大小:10,603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舒婷致橡树(最终稿).ppt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7/8/4 文件大小:10.3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舒婷致橡树(最终稿).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爱情宣言
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
致橡树
舒婷
教学目标

2. 把握意象——橡树和木棉的象征意义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走近作者
配乐朗诵
诗文赏析
拓展延伸
反思总结
重点难点
1. 作者的爱情观
2. 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赏析法、吟诵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走近作者
配乐朗诵
诗文赏析
拓展延伸
反思总结

作者:舒婷
原名:龚佩瑜
1952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四月的黄昏》《这也是一切》
《呵,母亲》《思念》《双桅船》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也许》
作者简介
走近作者
学情分析
走近作者
配乐朗诵
诗文赏析
拓展延伸
反思总结
朦胧诗
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义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
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走进作者
学情分析
走近作者
配乐朗诵
诗文赏析
拓展延伸
反思总结
橡树
木棉花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