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300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brozn 2022/9/10 文件大小:3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展,并注意对尾气进展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展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展,并注意对尾气进展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展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净,,然后请医生处理.
3、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4、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5、酒精和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

1、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别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沉淀过滤。仪器:玻璃棒、漏斗、烧杯。
2、蒸发结晶:用于固液别离,蒸发掉溶剂,剩下溶质。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的固体时,即停顿加热。仪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3、蒸馏:提纯或别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需加沸石,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支管口,冷凝管中水的流向:上进下出。如:石油的蒸馏、海水淡化。仪器: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4、萃取:用四***化碳、苯萃取碘水里的碘。(有机溶液(碘的苯溶液(上层)或四***化碳溶液(下层))为紫红色)。仪器:分液漏斗(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烧杯。
(1)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和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2)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以下要求(答三点):和原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远大于原溶剂;和溶质不反响。
(3)萃取剂的选择和密度无关,根据密度大小判断萃取剂在上层还是下层。
5、分液:别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溶液已经分层)。翻开上端活塞或将活塞上的凹槽和漏斗上的小孔对准,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保证液体顺利流下。翻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渐渐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水油分液、用四***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后再分液.
三、离子检验
Cl-:试剂:AgNO3、稀HNO3现象: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试剂:稀HCl、BaCl2现象:产生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参加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除去SO42-:试剂:先加BaCl2(除去SO42—),再加Na2CO3或K2CO3(除去过量的Ba2+),最后加HCl(除去过量的CO32—)。
五、化学计量
1、物质的量(n):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是物理量,单位:摩尔(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12g12C所含原子数。近似值:-,例:1molH2O含NA个H2O,1molO含NA个O。(前后对应,1mol后为分子,所含NA个一定指对应的分子,而不是指原子)。
3、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单位:g/mol或g·mol-1,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4、气体摩尔体积(Vm)::L/mol,决定因素:温度、压强(气体体积决定因素:温度、压强、粒子数目)。题中看到同温同压或一样条件,即Vm为定值。标准状况下(0℃,101Kpa),Vm=(看到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是否在标况下)(标况下水不是气体).
5、物质的量浓度(C):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单位:mol/,体积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配制1mol/LNaOH溶液:称取4gNaOH,溶解后再稀释至100mL,而不是加100mL水)。
6、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下的气体,气体所含粒子数一样,即气体的物质的量一样。
7、实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使用仪器: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容量瓶(一定规格,如: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向容量瓶中参加一定量的水,塞上瓶塞,倒置,观察瓶塞处是否漏水,然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