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对韵歌》教学反思
《对韵歌》教学反思1
《对韵歌》是孩子们上一年级接触的第一首小儿歌,它的风格是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儿歌里有七个二类字,三个一类字。班里大部分孩子都上过学前班,儿歌里的二类字他们基本都认识,所以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
《对韵歌》教学反思
《对韵歌》教学反思1
《对韵歌》是孩子们上一年级接触的第一首小儿歌,它的风格是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儿歌里有七个二类字,三个一类字。班里大部分孩子都上过学前班,儿歌里的二类字他们基本都认识,所以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让他们学到一些新的东西。
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把重点放到了识字教学上,并且让识字的形式多样化,更加贴近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我的识字教学环节一共用了三种方法。一、复习旧知,在教学“对”这个字的时候我问孩子们在哪里见过或听过这个字,有的孩子说在报纸上,有的孩子说作业全部正确老师会打对勾等等,在说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打开了,积极性也提高了。二、甲骨文猜字法,我把云、雨、鸟和虫的甲骨文出示出来,让孩子们猜一猜每一个甲骨文相对应的汉字,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有一个孩子在说“鸟”字的时候说上面是小鸟的头,里面是它的眼睛,下面是小鸟的身体和腿,孩子在学习汉字结构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三、谜语猜字,在讲风字的时候我跟孩子们说我们还有一个生字宝宝有点害羞,你们猜到它的名字它会出来呢,谜语很简单,但是孩子们一听猜谜语,一个个精神都来了,保证了课堂效率。
改版后的课本要求一年级每节课写字的时间不少于十分钟,我的识字教学环节用了十分钟左右,但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在跟孩子们讲虫字的结构的时候让孩子们说写这个字的时候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孩子们说完以后我没有再次强调,导致书写的时候有些同学记住这一点忘了另外一点。二是我找了两个同学的字在展台上展示过以后,只让孩子们评价了一下,并没有让他们再次修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让孩子们再次地修改,所以虫字的写法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
我很感谢帮我听课修改教案的老师们,作为一个新教师,在刚刚讲课的时候我有些手足无措,但是姐姐们耐心地引导我,热心地给我出主意,教我许多教学上的方法,一节课凝聚了一个组老师的力量,感恩东关团队,我会继续加油,为东关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韵歌》教学反思2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句式整齐,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便于儿童理解,易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本课中的生字大部分学生都会认读,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上。难点放在了解对子特点,培养学生对对子的兴趣上。
一、诵读多形式,熟读巧背诵
“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个目标,是教学重点,而且对于这首对韵歌,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背诵下来,就需要老师的多种形式,让学生产生对韵文的兴趣,掌握韵文的节奏,达到熟能成诵。本课中,采用范读、领读、指读、分组读、男女生读、打节拍读等多种形式,重复而不机械,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节奏,在读中达到背诵。
二、读思相结合,特点记心间
激发学生对对子的兴趣,就得让孩子了解对子特点,明白如何对对子。我采用了读、找、思相结合的方法,让孩子从浅到深地理解对子的特点是每一个对子里都含有一个对字,而且对字前边和对字后边的字数相等,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
对对子不仅要注意字数相等,还要注意对子的内容,不能乱对。这是本课的难点,我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以课文为例,让孩子一句一句的去诵读、理解并发现,同类的字可以对对子。在尝试对对子的环节,我不仅让孩子对了同类对,还让他们尝试对了对相反对和相对对。进而告诉孩子们对对子的另一个特点是内容相关。
三、兴趣从心生,阅读来积淀
从课堂效果来看,孩子们已经爱上了对对子。可如何更好地对对子,不仅要掌握对子的特点,还要有相关词汇的储备量。于是我推荐孩子们亲子共读《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这两本书。
教育常常伴有遗憾和缺失,本节课课堂中有一个生成性问题我没能明确地给孩子做出反馈。郑书铉小朋友在课堂中提出课题对韵歌也是对子,虽然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孩子们了解了对子的特点,但我却没有清楚的解释对韵歌为什么不是对子。在第二课时课前,我一定会把这个问题再次提出来并解决它。
本节课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最后的十分钟写字时间,没有达到实效。说实话,看到听课老师们走了,我就劲松了,没有给孩子们明确的目标和示范。以后我一定注意,课堂最后的10分钟写字要扎实开展,从一开始就给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韵歌》教学反思3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句式整齐,合辙押韵,琅琅上口,背诵自如,通俗易懂,文道结合,便于儿童理解,易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本课中的生字大部分学生都会认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放在教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