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7地形图的测绘.ppt

格式:ppt   大小:1,441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7地形图的测绘.ppt

上传人:小落意心冢 2022/9/10 文件大小:1.4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7地形图的测绘.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7地形图的测绘<br****题课:导线测量计算
计算步骤
1、观测数据检查与摘录(注意左、右角的正确性)
2、角度观测值检核(闭合差验算)与配赋
3、方位角推算(概略方位检核)
4、坐标分量推算(坐标闭合差验算)与配赋
5、坐标值改正后的推算(注7地形图的测绘<br****题课:导线测量计算
计算步骤
1、观测数据检查与摘录(注意左、右角的正确性)
2、角度观测值检核(闭合差验算)与配赋
3、方位角推算(概略方位检核)
4、坐标分量推算(坐标闭合差验算)与配赋
5、坐标值改正后的推算(注意单位统一)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示例
点号
角度观测值改正后角度方位角水平距离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
&#176;′″&#176;′″&#176;′″mΔx/mcmΔy/mcmΔx/mΔy/mx/my/m
2392815
1574439
2044951
1494115
7514500
2392909
1574433
2044945
1494109
7514436
-6
-6
-6
-6
1042921
821354
1070339




-

-
-
-

-
-








+3
+3
+2
-3
-2
-2




450012
764448
Σ
A
B
1
2
C
D
课程目录
章节
内容
章节
内容
1
绪论
7
地形图的测绘
2
水准测量
8
地形图的应用
3
角度测量
9
测设的基本工作
4
距离测量
10
建筑施工测量
5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11
道桥和隧道施工测量
6
小地区控制测量
12
测绘新技术简介
7地形图的测绘
(☆☆)
(☆)
(☆☆☆)
(☆☆)
(☆)

地形
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各种固定物体
地貌——地表面的高低起伏形态
平面图地形图

(1)比例尺的概念
——图上一段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地水平长度之比,称为该图的比例尺。分为数字比例尺(用1/M表示)和图示比例尺两种。
(2)地形图比例尺的类型
大比例尺图——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
中比例尺图——1:、1:5万、1:10万
小比例尺图——1:20万、1:50万、1:100万
(3)比例尺精度
——。对测图和用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各取所用
大多采用
(1)梯形分幅与编号——按经纬线分幅,中小比例尺采用
(1)
一般了解
国际统一规定:从赤道向北或向南分别按纬差4&#176;为横列;自经度180&#176;开始,自西向东按经差6&#176;分成纵行。
将一幅1:100万的图按经差30′,纬差20′分为144幅1:10万的图。
经度为114&#176;30′18″
纬度为38&#176;16′08″
图号为:J-50-62
J-50
1:100万地图的国际分幅
1:10万地图的国际分幅
(1)
地貌的基本形态可以归纳为几种典型地貌:
①山丘;②洼地;③山脊;④山谷;⑤鞍部;⑥绝壁等
山丘
(1)典型地貌
(2)
测量工作中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貌。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水面静止的池塘水边线,实际上就是一条闭合的等高线。
(2)等高线的概念(☆)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
地面坡度——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的比值i。
i=h/(d&#183;M) 用途:根据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定地面坡度的缓、陡。
(3)
(3)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坡度
(4)
(4)等高线的分类 &#160;&#160;&#160;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又称基本等高线。 &#160;&#160;&#160;计曲线: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又称加粗等高线。 &#160;&#160;&#160;间曲线:按1/2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用长虚线表示。
助曲线:按1/4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用短虚线表示。
首曲线、计曲线是地形图中表示地貌必须描绘的曲线,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