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工之弊
春秋时,子罕做了宋国的宰相。有一天,他在上朝时对宋桓侯说:“国家是动荡或安定,人民是治还是乱,关键在于国君能不能实行赏罚。如果赏得恰当,贤能的人就会得到鼓励:罚得恰当,坏人就会绝迹。如果赏罚不明,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宋桓侯分工之弊
春秋时,子罕做了宋国的宰相。有一天,他在上朝时对宋桓侯说:“国家是动荡或安定,人民是治还是乱,关键在于国君能不能实行赏罚。如果赏得恰当,贤能的人就会得到鼓励:罚得恰当,坏人就会绝迹。如果赏罚不明,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宋桓侯点头说:“你说得很对,那怎么才能做好赏罚呢?”
子罕说:“奖赏别人,赐给人家名利,这是每个人所喜欢的,主上你自己去做;给罪人以惩罚或把他们杀掉,这是每个人所不喜欢的,我请求为您做这些事。”
宋桓侯一听,脸上立刻绽放出了如花般的笑容,他高兴地说:“好的,你负责做别人讨厌的事,我就做别人喜欢的事。”于是君臣二人就此划分职责。每当遇到杀戮小民和惩罚大臣的事,宋恒侯都会把手一摆,说:“去与子罕商议吧。”从此,宋恒侯只管赏赐,每天面对的都是些磕头谢恩的人,再也不用看那些受处罚的人充满怨毒的眼神了,他深为自己选择了这么一位宰相而感动欣慰。做了甩手老板,宋恒侯非常开心,关键是笼络人的时候多,得罪人的时候少,人前人后落得个好。
从宋桓侯的内心来讲,子罕也绝对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有两件事让他印象深刻。有一个人得了块玉,拿去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这可是件宝物,子罕回答说:“你以美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若你将美玉献给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各自的宝贝,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贝。”这话简直是振聋发聩。还有一年,国家遭遇饥荒,子罕不仅建议拿出国家的粮食储备借给百姓,还号召土族拿出囤积救济灾民,他自己更是率先垂范,把自家的粮食借给别人,并且不要求别人归还。一些大夫们没粮可借,他就以他们的名义借给老百姓。这种“乐善好施”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