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桂枝 -.ppt

格式:ppt   大小:10,019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桂枝 -.ppt

上传人:endfrs 2017/8/4 文件大小:9.7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桂枝 -.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桂枝
1
桂枝又名柳桂。(《神农本草经》)为樟科乔木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多。3~7月剪下嫩枝,趁鲜切成薄片或小段,晒干或阴干。以幼嫩、色棕红、气香者为佳。生用。
桂枝
2
桂枝的历史
桂枝之名,在医学著作中首见于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该书所用桂枝究竟为何物,后世曾有不同认识。在本草学中则首见于《新修本草》,书中称:“牡桂嫩枝皮,名为肉桂,亦名桂枝”。然宋代以前所用“桂枝”,“唯以嫩枝破卷成圆者用之”(《本草经集注》),与目前之以幼枝(多为一年生者)入药有别。以“柔嫩枝条”入药,最早收载于宋代陈承之《重广神农本草并图经》,将其称为“柳桂”。直到清代中前期,才逐渐改称柳桂为桂枝。
3
古代的树皮桂枝,其功用与肉桂无异,亦有主“咳逆上气”、“主心痛”,“利肝肺气”等。现代桂枝的功效主治,亦最早见于《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桂下的“别说”部分,谓其“尤宜入治上焦药用”。《医学启源》引《主治秘诀》谓其:“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去皮风湿。”明代《本草汇言》言其有“散风寒,逐表邪……去肢节间风痛”之功用;《药品化义》增补“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的作用特点。清代,《本草备要》将其功效概括为“温经通脉,发汗解肌”;《本草再新》予以补充,谓其“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目前,在温经散寒、温通血脉、温助阳气、化气行水等方面,应用更加广泛,对其药性特点的认识,更加深入,且古方中之桂枝多改用本品。
4
【性能】
辛,温。主归肺、心、肝、膀胱经。
【功效】
发散解机,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用法用量】
煎服: 3~9g。外用适量。
5
一、风寒表证
本品辛温浮散,透达于肌腠之间能“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其开腠发汗之力虽较麻黄缓和,但并不专于发散,且长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阴于肌表,使汗液蒸化有源,故为外感风寒的常用之药,不论伤寒表实无汗,或伤风表虚有汗,以及阳虚感寒诸证,皆宜用之。
应用
6
:
风寒外袭,卫阳被遏,营
阴郁阻,肺气失宣而恶寒发热,且恶寒偏重,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者,桂枝与麻黄(常见配伍)相须为用,既助麻黄发表散寒、宣肺平喘之力,又通阳和营,缓和全身疼痛,如麻黄汤、《景岳全书》麻桂饮、《症因脉治》甘草麻桂汤(桂枝、麻黄、甘草)等。虽表实无汗,因风寒较轻而不宜峻汗者,可用《伤寒论》桂枝麻黄各半汤、或桂枝二麻黄一汤,小发其汗。表实而项强者,宜与葛根、麻黄等同用,如《伤寒论》葛根汤。
7
汗出当风,或表虚感受风寒,外邪乘虚内犯肌表,而营卫失和,卫表不固,症见发热,恶风,汗自出,脉浮缓者,本品宜与白芍配伍(常见配伍)。桂、芍相合,则桂枝辛甘通阳,解散肌表之风寒,攘外以调卫;白芍酸苦敛阴,固护外泄之阴液,安内以和营。前人认为:“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有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医宗金鉴》)二药相制为用,解表而不伤阴,敛阴而不碍邪,表证得解,营卫自和。此即为《伤寒论》桂枝汤的主要组成。表虚有汗而项强者,可于前方加入葛根。风寒外感,营卫不和,而内兼湿浊者,《张伯臾医案》以桂枝、白芍与藿香、佩兰、白蔻壳等同用,可收祛风辟秽,调和营卫之效。该配伍还可外用,如《中医外治法类编》实表膏,以桂枝、白芍与黄芪、白术、羌活等同用,制为膏剂,外贴心口,主治外感风邪,表虚自汗。
2 .风寒表虚证
8
本品解表,偏于散寒祛风,对风寒犯表夹湿,恶寒发热,头胀如裹,一身酸楚者,宜与羌活、防风等祛风胜湿药配伍,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桂枝羌活汤。治寒湿俱盛者, 如《症因脉治》麻桂术甘汤(麻黄、桂枝、苍术、甘草)。治寒湿较轻者,如《***集成》桂枝防风汤(即桂枝汤加防风一味)。

9
因外感风寒,肺气失宣,诱发喘咳者,本品外散风寒,除感冒,内利肺气,止喘咳。如《伤寒论》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宿有喘疾而病太阳中风者。《黄文东医案》桂枝朴杏汤,以桂枝、厚朴、杏仁与苏子、紫菀等同用,治痰饮恋肺,感邪即发之哮喘性支气管炎有效。临床报道以平喘合剂(由桂枝与麻黄、细辛等配伍而成)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外感风寒,内有伏饮者,本品亦可内化水饮,常与干姜、细辛、五味子同用,如《伤寒论》小青龙汤。风寒闭肺,肺失清肃,咳逆痰多者,本品又宜配伍化痰止咳之药,如《医醇义》姜桂二陈汤,其与半夏、橘红、苏子等同用。《类证治裁》加味麻黄汤,则以之与紫苏、半夏等同用。临床以本品与白芥子、制南星、远志等同用,治小儿风寒闭肺,咳嗽痰多者。又报道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