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零一五年十二月
消防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1、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称为燃烧。
2、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对财务和人身造成的灾害。
燃烧的必要条件
1、可燃物: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
2、助燃物:能帮助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如空气、氧气和氧化剂。
3、着火源: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明火、高温物体、化学热能、电热能、机械热能、生物能、光能、核能等
基础知识
燃烧的充分条件
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2、一定的氧气含量
3、一定的着火能量
4、三者相互作用
可燃物
相互作用
助燃物
着火源
基础知识
火灾类型
按照不同物质发生的火灾,火灾大体分为四种类型:
A类火灾为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
B类火灾为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火灾。
C类火灾为带电电气设备火灾。
D类火灾为部分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
灭火的基本方法
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或使燃烧反应的游离基消失。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实践经验,现行的灭火基本方法有四种:
⑴、冷却法
⑵、窒息法
⑶、隔离法
⑷、抑制法
1、冷却法:
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经常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等,以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
灭火的基本方法
窒息灭火法: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运用窒息法扑救火灾时,可采用石棉被、湿麻袋、湿棉被、沙土、泡沫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或封闭孔洞;
2、窒息法:
灭火的基本方法
3、隔离法:
就是将火源处或其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燃烧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灭火的基本方法
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终止,卤代烷灭火剂和干粉具有抑制灭火作用。
4、抑制法:
灭火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