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反规划”途径理论综述.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反规划”途径理论综述.doc

上传人:三角文案 2022/9/1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反规划”途径理论综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反规划”途径理论综述
【摘要】目的:对“反规划”理论的内涵、背景、相关理论实践的进行评述,指出“反规划”理论的发展方向。方法:查阅文献、书籍等资料。结果:“反规划”理论对当今城市化背景下的国土和城市生态安全问题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结论:“反规划”途径理论综述
【摘要】目的:对“反规划”理论的内涵、背景、相关理论实践的进行评述,指出“反规划”理论的发展方向。方法:查阅文献、书籍等资料。结果:“反规划”理论对当今城市化背景下的国土和城市生态安全问题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结论:应加强基于“反规划”的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
【关键词】“反规划”;途径;理论
1引言
由于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建设用地对生态空间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而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对此力不从心,致使我国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在这种情况下,以俞孔坚为代表的景观生态规划学者积极引进欧美国家区域、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倡导“反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试图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充分尊重。
2“反规划”的概念
“反规划”概念是在中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城市无序扩张背景下提出的(俞孔坚,2003)。“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反规划的要意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吴良镛,2002)【1】。
“反规划”旨在利用景观中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的扩展建立一个真正理性的框架。
3“反规划”途径理论研究
“反规划”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借助GIS技术,对景观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用以判别不同的景观安全格局,综合建立不同安全水平的格局。
: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格局(俞孔坚,李迪华2003)。廊道是生态基础设施的主要结构,而廊道又可分为绿道、遗产廊道等等。
绿道和遗产廊道的概念的做法对于中国大量的线性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被认为是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关键战略之一。不同学者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也提出了不同的廊道宽度。
:景观安全格局
景观安全格局是判别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一种途径,该途径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基于景观过程和格局的关系,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模拟,来判别这些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格局(俞孔坚,1999)。
该理论把景观过程(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作为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就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
Steinitz提出了从现状景观的描述,到景观过程的分析和评价,再到景观安全格局的判别和确定的六步骤模式(景观表述、过程分析、景观评价、景观改变、影响评估、景观决策)。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论,以不变应万变。
4“反规划”理念的实践应用

由俞孔坚团队主持的“反规划”实践已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