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怎么做好校招.doc

格式:doc   大小:502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怎么做好校招.doc

上传人:s1188831 2017/8/5 文件大小:5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怎么做好校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时
1
校招有哪些阶段?分别要做好哪些工作?
本课作业根据老师要求写1篇学****总结
(
主题描述
说校招好做,的确它流程不难;说校招不好做,这也是情理之中,招聘还不得看结果吗?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从接收简历阶段的“打印不花钱似得”到最终录用到岗的“惨不忍睹”,梦一场。这的确是值得讨论的好话题。文中提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计划方案,一个是校招流程。
为了方便大家学****交流,欢迎加入HR专业知识学****交流群,群号:375605051,加群时请注明三茅学号+昵称。
老师讲解
4 5
校招有哪些阶段?分别要做好哪些工作?
说校招好做,的确它流程不难;说校招不好做,这也是情理之中,招聘还不得看结果吗?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从接收简历阶段的"打印不花钱似得"到最终录用到岗的"惨不忍睹",梦一场。这的确是值得讨论的好话题。文中提到两个方面,一个是计划方案,一个是校招流程。
一、关于计划方案
没有做过计划,那就多看看其他公司的计划、方案,再结合自己公司、岗位的实际,进行匹配的定位,形成自己的计划方案。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校园招聘是个系统工作,不是人力资源独揽的工作。这与其他招聘形式无异,需要其他部门、人员参与的,依然需要保持紧密的沟通与建立协作关系。
二、关于校招流程
大家首先来看看下面这张图,对比一下自己企业的校招实际,是否就是这样的?
我相信很多企业都是这样的,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被大部分学生放了鸽子。这不能怪小同学们,现在的孩子想法很多,有理想、懂比较,何况"择优"本身就是非傻子的表现。
其实上面的流程架构是没问题的,但是它缺失关键步骤,丢了灵魂的东西,也正是因为没有灵魂,所以无法拴住别人的心。说点看似不靠谱但是也实际存在的门道,招聘本如相亲,一对一,只要不犯错,你还能有所自信,因为别人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而迫于压力不得不选你;而多对多,你要不有点出众的把戏,人家不待见你也正常。正儿八经说说流程该如何丰富。大家请先看图,图看清楚了,不看文字也可。
大家看出区别了吗?校招,其实是在做产品,这个产品就是你自己公司的品牌本身,不论大小,需要看到的是态度。因此,在确定好内部岗位需求、学校定位等基本前提之后,接下来的行动不是联系学校及等着宣讲会,而是品牌宣传,或者可以这么说,在确定需要校园招聘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品牌宣传,很多公司前一年就在做第二年度的校招宣传,因为宣传并不一定能在很短时间就出现效果,尤其是小一些的、知名度并不算大的公司更是需要"先飞"。
对于大公司,校招宣传自然不在话下,但中小型企业就犯难了,其实也有很多适合中小企业的成本低廉甚至免费的宣传方式。
比如,联系学校就业老师、辅导员、学生干部帮忙宣传,提供限定名额到企业参观,名额筛选由企业HR参与进行,预选人员做得高大上一点,不要让人觉得是白给的机会。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既然限定名额,那就得提供有质量的参观、企业内讲座,顺带伙食。
再比如,联系学院,向学生免费提供就业公益讲座,这些都是可以免费得到的,学校就业的老师巴不得你多做点,你懂的,而且学生也是欢迎的。顺便提前联系好该学院的新闻社,拍几张照片,写段软文,还能给你上上学院新闻栏的头条,广告植入,呵呵。
再再比如,如果你家企业基本都是本地学校生源,那完全可以发挥"优秀师哥师姐的魅力",有什么比找出点"亲戚"关系来得更有煽动力呢?让哥哥姐姐们一起参加到校园招聘来,年终绩效的部门工作协作指标考虑多点分数,这也是件让人欢愉的事情。
(二)别以为签了三方,感受到彼此诚意就算成事儿了,说到底谁和谁都没啥关系,换个好点的公司要我,我也不会觉得对不住你。人的感情都是讲求联络的,因此,既然你铁了心要了这人,那就做好"准"员工关系管理,让他提前融入这个团体,也不失是一种好事,有参与感,才有被重视的感觉,当然,才有可能不会背叛你,同时,也帮助同学们到岗前提前了解和适应公司工作。比如,公司团体活动可以邀其参与;公司一些正面的内部消息通告也可以让其知晓;为其毕业论文等提供一些专业对口的帮助,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做的,只怕你想不到罢了。可能你会问这事儿谁来做,很明显需要HR,更重要的是需要提前指定的导师或所属部门主管重视与参与。
(三)员工入职也不是终点,只是个起点,这里告诉大家的是,别以为交给部门就算完事儿了,前几个月主动离开或者被动离开的小童鞋都不少,对HR的招聘类指标其实最终还是伤害。这些道理大家都懂,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送上一个取舍的故事来对面临"物力"、"财力"、"人力"不足情况的HR一个启示:
一人觉得生活越来越沉重,便去求智者寻求解脱之法。智者听后,只是给他一个篓子让他背在肩上,并指着石径说:"你每走一步就拾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何感觉。"
一会儿,他走到了小路的尽头,智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