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经典语录四.doc

格式:doc   大小:199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典语录四.doc

上传人:aibuaiwo1318 2017/8/5 文件大小:1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典语录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经典语录(四)
(2011年度)
1,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入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坚持法理、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摘自《广州日报》
2,《易经》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改革开放已历30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也有所提高。而以国际视野来观察,我们离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良好国民素质仍相去甚远。大国的崛起,要有经济和政治的准备,也要有文化和国民素质的准备。纵现历史,任何民族的强盛,无不得益于国民素质的提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应该首先是人的现代化。
崇尚阅读的意义,在于人们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对生活、生命进行思索,建立起精神家园。这无疑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熟,有助于将自己的理想、情感和价值尺度做内心世界的主体构建,使用真假、善恶、美丑等概念去理解和体验人类的精神生活,唤起良知,净化心灵,从而形成一种对社会发展过程具有校正、平衡、弥补功能的人类精神力量。
3,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的程度未必和财富厉正比。很多时候,幸福来源于对快乐的等待。
4,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的一段话经常被人引用:“如果一块石头落到你的头上,你一定会感到疼痛,但是,羞愧、耻辱和诅咒只是在你感觉到它们的时侯点才会感到它们存在。只要你不去注意它们,它们不会打搅你的。只要你能自我赞美,又何必害怕世人的讥讽嘲笑?愚蠢是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
所谓愚蠢,乃正话反说,它要说的是只有人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具有主观自觉和反思能力,能发现和识别自身与自然的异同,有决定自己幸福的能力。人的快乐与否主要不在外物,而在人自身。亚里士多德有言:“快乐即知足。”
快乐的大敌是给自己“垫砖”,把自己户“拔高”,自以为自己如何伟大,别入只配适应自己。一旦把自己架起来,世界就变色变味了,快乐就逃遁了。
快乐不在房子多大,级别多高,存款多少;不再为一时虚荣牺牲当下的需要;也不再将终生幸福委之一个虚位。快乐在于自我感觉。浮士德沉浸在美好的瞬间时说“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他注重提高每一瞬间的生活质量,这就叫快乐。【摘自《渤海早报》2011年1月5日】
5,满足欲望的最好方式就是关闭欲望之门。正如古人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落尘埃。
幸福必须是单纯的,单纯一点,欲望就可以少一点。有句成语,叫做欲壑难填,是无上智慧:欲望就是个永远无法满足的东西,如同多米诺骨牌,打开一扇门紧接着其他的门就打开了。而绝大部分欲望是无用的,只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复杂,一复杂就会变得茫然。
6,余秋雨:无端地攻击他人,永远是一种罪恶。古人说:“天下固有百恶,恶中之恶,为毁人也。”发为攻击名人可以脱罪,其是一种暴民心理, “文革”早就由红卫兵,造反派试
练过了,他们当时残害的对象,叫做“三名三高”,简单说来,就是名人。
攻击名人的道德缺失,是一些真正道德缺失的人借着名人在完成一种自我精神补偿。他们见财、见色、见权都会产生一种犯罪冲动,但社会上树立的却是一系列道德模范,他们无处宣泄这种犯罪冲动,只能通过对名人的幻想或诬陷来勉强寄托。因此,中国的名人必须为这些人承担这样的心理投射义务。
如果要想控制这种现象,只能企盼法律。哪一天,中国的法制建设能让诬陷罪、诽谤罪、侮辱罪真正获得审判,情况就会有所改观。
7,余秋雨对树立中华文化偶像的看法:
文明和文化,表面上是由一些语句传承的,其实语句就像物品,要靠着载体才能向后代运动。这种载体,就是人格。荣格说,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人格是一种生命现象,凡是生命现象,就有基因,有遗传。因此,中华文化,是靠中国人的集体人格传承下来的。这个问题在学术上很复杂,以后我会专门论述一次。但我说到这里,已经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承载文化的集体人格,必然会有代表,那就是你所说的文化偶像。
文化偶像是在时间过程和空间选择中自然产生的,因此不必刻意“树立”。既然这样,也就不存在数量和度量的问题了。
2011年《老年文摘》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谁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人格?》一文,现摘录其要于下:
张元济觉得能够代表中华民族人格的大人物是孙杵臼、程婴、伍尚、子路、豫让、聂政、荆轲、田横、贯高等。张认为以上这些人“有的是为尽职,有的是为知耻,有的是为报仇,有的是为报恩,归根结果都是做到杀身成仁“。胡适与张的看法不同,他认为所选的人物,应事迹不限于杀生报仇,而应该注重有风骨,有肩膀挑得起国家重担子的人物
”。胡适认为这些人物可以代表“中华民族价格”:
汉代的张释之与汲黯,后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