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护理措施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888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护理措施课件.ppt

上传人:luyinyzha 2022/9/12 文件大小:1.8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护理措施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
概念
急性心肌梗塞(AMI)又叫急性心肌梗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
*
病因
基本病因*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
概念
急性心肌梗塞(AMI)又叫急性心肌梗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
*
病因
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
*
临床表现
①先兆症状
急性心肌梗塞约2/3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等。其中心绞痛一半为初发型心绞痛,另一半原有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发现先兆,及时积极治疗,有可能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塞。
*
临床症状
②疼痛:是急性心肌梗塞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疼痛有时在上腹部或剑突处,同时胸骨下段后部常憋闷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常见于下壁心肌梗死。不典型部位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疼痛性质为绞榨样或压迫性疼痛,或为紧缩感、烧灼样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持续时间常大于30min,甚至长达10余小时,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
*
临床症状
少数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无疼痛,而是以心功能不全、休克、猝死及心律失常等为首发症状。无疼痛症状也可见于以下情况:①伴有糖尿病的病人;②老年人;③手术麻醉恢复后发作急性心肌梗塞者;④伴有脑血管病的病人;⑤脱水、酸中毒的病人。
*
临床症状
③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等
④胃肠道症状可有恶心、呕吐、呃逆
⑤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为主24H内多见
⑥低血压和休克为心源性
⑦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
*
护理评估
2、症状
有无呼吸急促、憋气、濒死感等;是否感到虚弱、乏力、眩晕等。
*
护理评估
3、生命体征变化
除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血压降低。大多数病人心率增快,少数也可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伴有心律失常、休克、心衰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
护理评估
4、既往史
病人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是否系统地进行过治疗和用药。
5、日常生活形态
了解病人是否抽烟,每天抽多少;平时是否很少运动,是否过于肥胖;病人是否嗜食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
*
治疗原则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抢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范围扩大,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使病人渡过急性期,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
1、监护和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加强护理
*
治疗原则
2、解除疼痛吗啡
3、再灌注心肌起病3~6h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目前有溶栓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4、解除心律失常,控制休克,治疗心力衰竭。
5、其他治疗
*
常见护理问题
疼痛
恐惧
活动无耐力
自理缺陷
知识缺乏
有便秘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猝死
*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急性期卧床休息科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负荷,防止病情加重。对于心肌梗死发作时疼痛并不剧烈的病人更应强调卧床休息的重要性。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病人的活动耐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急性心肌梗死后1~3天内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病人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都由护士协助完成。限制探视。4~6天可在床上做上、下肢的主动与被动运动。1周后,可逐渐过渡到床边活动。1~2周后,可由床边、室内活动过渡到室外活动。活动过程中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
护理措施
⑵抗凝药物
常用的有肝素、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华法林等。用药期间需观察病人的出血情况。
*
护理措施
5、心理护理
心肌梗死病人病情危重,疼痛剧烈,伴有濒死感,常常有恐惧心理,家属也十分紧张。护士再配合医生抢救时使病人精神上要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慰工作。
6、心电监护
该病早期易发生心律失常,且心率、血压也不稳定,应尽早开始行心电和血压监测,必要时还应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应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出入量、出汗和末梢循环情况,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心肌酶,为适时作出治疗措施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