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基于某地铁车站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疏散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于某地铁车站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疏散分析.doc

上传人:李十儿 2022/9/1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于某地铁车站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疏散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于某地铁车站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疏散分析
高志宝摘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铁,吸引大量的客流,换乘车站是地铁线路交汇的地方,大量客流在此换乘,是集散的大型公共场所。由于其相对密闭、空间有限、人员集中、线路换乘需求不同等特性,就会导致在同一基于某地铁车站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疏散分析
高志宝摘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铁,吸引大量的客流,换乘车站是地铁线路交汇的地方,大量客流在此换乘,是集散的大型公共场所。由于其相对密闭、空间有限、人员集中、线路换乘需求不同等特性,就会导致在同一个时空交汇大量不同方向的客流。容易在人员疏散的过程中产生局部拥不利于疏散和发生踩踏等事故问题,深入分析人群的安全疏散,对提高安全疏散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铁;城市轨道;安全;疏散;分析
一、车站基本情况
车站位于南京路与营口道、赤峰道交口处,车站建筑由地面站厅、地下站厅、地下站台、出入口、地面风亭和地面变电站所组成。该车站是地铁1号线与3号线的换乘站,地下一层是站厅及1号线站台,地下二层是3号线站台。地铁1号线是沿南京路呈东西走向,采用侧式站台。地铁3号线是沿营口道呈南北走向,用岛式站台。地铁3号线位于地铁1号线之下。本站地处繁华地段,周围建筑物密集。
,车站1号线主体结构采用3柱4跨,(扣除风道夹壁墙),(1号线曲线中线长度)。
车站主体建筑包括1号线站台站厅(位于南京路路中地下),3号线站台站厅(位于营口道路中地下),四个出入口(分别位于南京路和营口道交口的四角)。四个出入口通道与站厅和地面出入口相连,A、,C、,。
车站周边环境主要有南京路与滨江道交口的主商圈,滨江道步行街,和平路步行街商业圈。
二、换乘特点
车站地下一层为1、3号线共用的集散厅,其地下二层为3号线站台,通过楼梯、扶梯与地下一层连接。1号线的乘客要换乘到3号线需要通过楼梯、扶梯下行到地下二层3号线的岛式站台上,根据所去方向选择乘坐。3号线的乘客想要换乘1号线,则要先确定1号线的上行或下行,也即所要换乘1号线的方向,然后通过此方向的楼梯、扶梯上行到1号线的侧式站台上。
在乘坐1号线时,无论哪个进出站口进入,都能够到达相应的方向。如果乘客要去的方向正好在对面,3号线站台就起到换向通道的作用,先通过楼梯、扶梯下到3号线站台,在通过另一侧楼梯、扶梯上到要去方向1号线的站台。
三、客流特点
车站位于著名商业区滨江道附近,是集休闲、娱乐、购物、旅游于一体,会吸引大量的客流。乘坐地铁出行作为人们的一个重要交通工具,在此车站上下车乘客量会很大。根据1号线的调查证实这一点,在此车站上下车的人是最多的。3号线投入运营,客流进一步增加。这既有3号本身吸引的客流,也有在1号线和3号线之间进行换乘的客流。
(1)人员构成:在工作日,车站的客流以中年和青年为主,老人较少。由于车站附近有几所学校也有部分学生。客流与同类车站相比,差别不大。在非工作日,前往营口道周边,滨江道购物、娱乐的人会增加,年轻人占大部分,然后是中年人。这和这些商业区吸引的目标人群是一致的。
(2)行走速度:在工作日,由于人们赶时间,大家行走速度较快。非工作日,心情放松,步行速度相比较慢。年轻人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