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串讲笔记.pdf

格式:pdf   大小:1,541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串讲笔记.pdf

上传人:小s 2022/9/13 文件大小:1.5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串讲笔记.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串讲笔记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编先秦文学
[单选、多选]1.“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串讲笔记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编先秦文学
[单选、多选]1.“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
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条关于上古歌谣的重要论述出自《尚书·尧典》。
2.“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这一关于上古歌舞的著名记载出自《吕氏春秋·古乐》。
3.“断竹,续竹,飞土,逐宀六(肉)。”这首著名的《弹歌》出自《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蜡辞》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首以咒语形式表达的祝
词出自《礼记·郊特牲》。
5.“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这一流畅叶韵的原始歌谣出自《周易·贲卦》六四爻辞。


[简答]。
一般地说,神话即是关于神的故事。我国学者对神话的解释,一般是根据马克思有关神话的论说,指出神
话的几个基本特性:(1)神话都是想像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
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像中的“神化”了的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
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
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神话和传说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
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比如关于
羿的故事,最早是把羿描绘成为以弓箭射落太阳的神奇的英雄,随着它的流传,这则神话增添了新的内涵。
如《孟子·离娄下》说:“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批评羿的弟子逢蒙
的卑劣行为。这样,使这则神话融入了文明时代的伦理观念,加入了道德评判。于是,后来的故事就演变
成了传说而不是神话了。
[论述]试述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大抵有两个方面:
第一,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一方面,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了
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我国数千年的文学发展,为人生的主题始终占绝对优势。而这一传统的形成,无疑
包括了神话积淀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像的特征,无疑也影响着后世
文学的发展。
第二,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从我国最早的文学
作品总集《诗经》,一直到近现代的文学创作,从诗歌散文,到戏曲小说,无不得到古代神话的滋养。如屈
原的楚辞,庄子的散文,李白、李贺、苏轼等诗歌,都使用了许多神话资料。神话对后世小说、戏曲的影
响也很大,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就是以神话为素材的,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其实就是有神话特点的故
事,唐传奇如李朝威的《柳毅》,明清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元明戏曲如《柳毅传书》、
《张生煮海》等,无不与神话有着难解难分的血肉联系。便是了现到代,人所熟知的鲁迅的《故事新编》,
也是对神话故事或改编或径用而创作的小说。
第二章《诗经》[单选、多选]1.《诗经》中收录的诗歌的时间断限是西周初到春秋中叶。
2.《诗经》共有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3.《诗经·七月》是一首农事诗,《诗经》中最著名的五篇周人史诗是《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
《皇矣》。
《诗经》收集的“采诗说”产生于汉代,“献诗说”产生于先秦。
《诗经》编订的“孔子删诗说”最早是司马迁提出的。
18-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
或直抒胸臆。直接叙事的诗,如大部分《颂》诗,《大雅》中的史诗,《小雅》中的宴饮诗,以及《国风》
中的《七月》、《谷风》、《氓》、《定之方中》等等。直接刻画描写的诗,如《芣苢》、《召南·羔羊》、《齐风·卢
令》、《十亩之间》等,这些诗作,没有刻意修饰,只是平实客观地描写场面或人物,而情感自然见出。直
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的诗就更多,前面所分析的社会政治诗、情爱诗中的大多数,都是如此。
比,一般说就是比喻。如著名的《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